“老师,若是以后我们看到蝗虫,定要把它吃光!”
“对,吃光它们!”
萧靖很高兴这群年幼的学生有这个觉悟,但愿好多年后他们能记得今日这番话。永淳元年,在李治的统治下发生过两次蝗灾。三月,长安地区发生蝗灾,附近城郊的麦苗被蝗虫吞食一空。六月,雍、岐、陇等州府爆发出特大蝗灾,史书记载五个字——
【大蝗,人相食。】
短短五个字,是用多少人的血肉书写的。
萧靖估摸着,永淳元年是二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他开学校好些年,现在来读书的孩子应该会长成朝廷的支柱,到各处去当官。他们带着新思想,总会让大唐越变越好。
宗室和外戚家的孩子,工作包分配,多爽!
爽的不仅有未来,更有眼下。
三年(1)班的部分学生终于迎来期末测评,小郎君和小女郎的眼神都透露出一丝紧张,对结果期待极了。他们见老师带人搬来一把称牛的大称,专门给他们收获的庄稼称重。
萧靖拿着一个小本本,给每个学生点名。他朗声道:“李下玉,西瓜,上称!”
义阳公主种的西瓜地一共结了十五个西瓜,每一个都是沉甸甸的。她的人缘好,一群九岁十岁的孩子都来帮她。大家把摘下来的西瓜装进麻袋,费着吃奶的劲儿,十几个同学们才把麻袋里的西瓜拖到大称上。
他们搬了五六趟,这瓜太大了。
萧靖会看称,唐朝一斤大概后世的一斤多一点,大约是六百克。他眼睛一眯,准确地报出数字:“李下玉,西瓜产十五个,共计三百斤。单果平均重量为二十斤,这个成绩不错,加油!”
“嗯,我会加油的!”
姑娘高兴坏了,重重地握了握拳。“加油”这个词是老师教给他们的,说形容气势如火上加油,势不可挡。
萧靖继续道:“下一个,李上金,西瓜,上称!”
杞王在完成作业上很用心,他不怕虫子,勤逮虫。他的西瓜刚开始种的时候比李下玉的小,但胜在他的结果数量多呀。他数了数,自己的结的西瓜有十八个,比李下玉多三个。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的西瓜后来居上,每一个瓜都比人头大。
这个比喻有点那啥……
李上金心想,自己应该能从数量上取胜吧?
但愿义阳妹妹输了不要哭鼻子。
同学们互相帮助,把李上金的西瓜从藤蔓上摘下来,同样搬到大称上。萧靖看着秤砣的位置,报数道:“李上金,西瓜产十八个,共计三百五十斤。单果平均重量为十九斤多接近二十斤,唔,很棒!”
李上金的嘴角忍不住翘起来,妹妹李下玉过来恭喜他:“三哥,你的瓜种得真多啊。”可惜单果没有我的重。
两个小孩各自有高兴的地方,都觉得自己的西瓜种得棒棒哒。
萧靖看着两个幼稚的小朋友:你们开心就好。
除了西瓜组,班里还有甜菜组、红薯组和棉花组。五十平米的甜菜能产出一两百斤,但是甜菜的生长时间最长,还得过三个月才能拔。五十平米的红薯产量惊人,能去到三百斤以上,萧靖顶着一个学生可怜巴巴的眼神,毫不心虚地挖了一个红薯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