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户部后来批准的一千万两基建经费。
直接在之前的铁路网上,修建了更多的铁路。
这些铁路串联很多煤矿,县城甚至新兴的工业城市。
让李天获得了【铁路罗织:大周国运+10000点!】这种在封建王朝看来没什么毛用,可对近代帝国意义非凡的国运增值。
又比如,他们在京都周围修建了大量钢铁厂。
无数高耸的烟囱冒出煤烟,遮盖了北直隶的天空。
另一边,李天也收到了系统的提示。
【工厂林立:大周国运+5000点!】
这种杂七杂八的建设,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就给李天带来了两万五千点国运。
加上“钱洪泽繁荣”原本带来的利益。
大周的国运居然一口气暴涨到二十五万点的高度!
虽然已经收到了系统提示。
大周境内出现了通货紧缩的征兆。
可站在李天的角度来说。
他也只是知道大周出现了通缩而已。
通货紧缩是一种宏观概念。
在微观层面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反应。
所以,李天不可能凭借系统的提示,就知道大周究竟发生了什么。
于是,他在午睡过后。
就让西厂出去搜集坊间的商业信息。
因为李天要求搜集的信息很多,所以他不可能逐一查阅。
他命人把这些信息分类总结,并把他收到消息的时间点出现的明显变化先交给他看。
两日后,李天找出了问题所在。
京都周围的一处工业区,因为资金链的问题大批倒闭了。
资金链问题。。。。。。
这个情况立马被李天高度重视。
他让西厂重点搜集此事的前因后果。
而西厂的效率也高到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