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两个方面相互依存,彼此为用,双方必须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中可知,没有天,也就无所谓地;没有上,也就没有与之比较的下;没有昼,夜也不能存在。即所谓“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也。
阴阳消长是指阴阳并不是处在静止不动的状态,而是处在于消长的运动变化之中,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维持事物不断的变化。
正如从冬天到夏天,寒气渐减,温热日增,这是“阴消阳长”的变化,从夏至冬,温热之气渐消,寒湿之气日增,这是“阳消阴长”的变化。即所谓“阴消阳长、阳消阴长”是也。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双方在某些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阴可转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这种转化,由阴阳消长的量变,到阴阳转化的质变之过程。
自然界中,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不停地运行变化,就具体反映了阴阳转化。即所谓“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是也。
姜云轩有了这些理论基础,有《圣莲心经》这个模板,等于站在前人的肩上,创造合适男性修炼的功法,也不再是什么难事。
他再次把《圣莲心经》整理一遍,边整理边思考;再次把那几十幅壁画临摹一遍,边临摹边体会;合适男性修炼的功法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成形。
姜云轩仍以图画的形式,把功法修炼方式画了下来,只不过画卷的主角,由那中年女子,换成了中年男子。
图画中的中年男子或卧或坐,或立或行,手握长剑,形象生动,栩栩如生,都充满了阳刚之气。
这功法运转的经络和《圣莲心经》稍有不同,而且每幅图像的下面,亦是加以文字说明。
还得给功法取个名字,叫什么好呢?
姜云轩想到这次创造功法,默写知识来源于《黄帝内经》,就没再过多考虑,就叫《玄黄心经》吧,那配套的武技,就叫《玄黄剑诀》了。
姜云轩把“玄黄心经”四字写在上面,才抬起头,胸中长长出了一口气:终于给九州大陆的男性创造了一个可修行的天级中品功法。
《玄黄心经》和《圣莲心经》出于同源,同样含有浩然之气,非心思纯净之人,断然不会修炼到大成。
所以,姜云轩并不担心《玄黄心经》被心有邪念的人得到,邪念和浩然之气截然不同,心怀邪念,若是修炼了,怕是有走火入魔的风险。
说来容易,其实整个过程,姜云轩足足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把上述功法完成。其中大多时间,他都在用来感悟阴阳之间的变化。
虽然说姜云轩此举是为了九州大陆,但他在无意之中,对阴阳真意竟然有了一定的明悟,只是,他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得到的好处。
阴阳真意之上的阴阳大道,可是九种至高大道之一,同生死大道一样,领悟的难度很大。
而太初本源经的要求,则是要领悟所有大道,然后归一,方能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