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怔了会儿,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她就知道,大姐一定会支持她的。
别人会觉得她的想法大逆不道,觉得女子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如何能不嫁?可她姐却说,她高兴就好,不必被世俗的规矩拘束。
郁金忍不住笑着说:“大姐,阿爷阿奶去县城找大伯他们,不过大伯他们好像没理他们,当天他们就回来了。”
甚至看起来还有些灰溜溜的模样。
这让郁金有些幸灾乐祸。
她知道,大伯肯定也不想她招婿,但大伯哪里还有胆子阻止?万一又被她姐按在地上跪一次……
那可真是脸都没了。
这也是她得知老两口去县城找大伯他们时,她丝毫不担心的原因。
郁金还听说,这一年,大伯他们其实过得也不怎么好,郁琴在杨家不是那么得脸,估计是杨家已经知晓,郁家大房和郁离闹崩的事。
县城里,谁不知道傅举人对妻子十分珍爱,就连她杀猪都不介意,还亲自去肉铺接她。
有些读书人嫌弃这事,到傅举人面前说三道四,反而被他疏远。
最后大家都明白,傅举人非常重视妻子,既然妻子与娘家大房不睦,众人自然也不会上赶着去讨好郁家大房的人。
杨家当初会娶郁琴,正因为傅闻宵这个小三元。
他们看好傅闻宵,想和傅闻宵结为姻亲,再加上某些原因,便给杨家长子聘娶郁琴。
结果,就连郁琴出嫁,郁家二房的姑娘都没几个过去,更不用说傅闻宵。
?
作者有话说:
今天第一更
◎不甘◎
今日的青石村十分热闹。
这一大早,便有不少宾客来到村里,除了那些被邀请的读书人外,还有不少是和青石村沾亲带故的,以及一些不请自来的。
来者都是客,青石村这边自然不会特地赶人。
这次村里摆酒的地方,仍是在祠堂前的那片空地。
祠堂边上就是村塾。
听说傅闻宵偶尔会来村塾给那些孩童上课,在场的读书人非常感兴趣,纷纷去村塾那边瞧瞧。
今日村塾没有上课,毕竟这样的好日子,大人们都去帮忙,村塾里除了一个先生外,没什么人在,自然也不拘着孩子去读书。
孩子们得了一天休息时间,都玩疯了。
村塾里的先生被那些读书人拉住询问,当然问得最多的,还是傅闻宵这位乡试的解元。
他们一脸羡慕地说:“傅解元以前给孩子们上课时,先生应该也在旁听罢?是否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