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不能浪费的。
虽是秋天,但这两天暑热正盛,玉米地里更是扎人,但是好像压根就没有人在意。
掰下来的玉米棒子当即就被第三支小队给抬回大院的晒谷场。
紧接着,那些留在大院里的人就开始给玉米扒皮,好趁着大太阳赶紧晒一晒。
江清月和宋冬梅,以及吴氏和张素娘四人都在扒玉米的队伍中。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大院的妇人孩子也都在。
人多干活本来就快,加上今年的玉米种得也并不算多,才过了一上午,原本枯黄的玉米地就变成了一片空地。
等众人扛着捆好的玉米杆回来时,晒谷场上剥出来的玉米已经堆成了一座金黄色的小山。
村长以及回来的众人皆是为之一震,“真不少!”
“是啊,就那么一片玉米地,怎么结了这么多?!”
之前大家都已经吃过玉米,也知道玉米棒子的大小。
但是那时的玉米还很嫩,水分居多,一个人吃一个并不觉得饱。
但是成熟后的一根玉米棒子,分量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大家爱不释手地掂着手里的玉米,开始七嘴八舌的估算起了玉米的亩产能有多少。
“咱们这么多地已经产了这么多,依我看,一亩地起码也有五百斤吧?”
“能有那么多吗咱们得稻田一亩也才三百多斤!”
“怎么没有?你看这么多玉米就看出来了。”
“那好像也是,这可太好了。”
见大家都在喜滋滋地夸着玉米的产量,江清月在旁听得却有些哭笑不得。
看样子,大家对玉米的产量还是没什么概念。
她记得之前看过一则新闻,现代的玉米示范田亩产已经达到了1500多公斤。
而就算是最普通的玉米品种,只要管理得当,亩产起码也有五百公斤以上。
大家至少是少估算了一倍。
好在,宋砚很快就纠正了过来,“大家别忘了我们之前已经吃过一波玉米了,而且我们今年是第一年种,经验不足,明年有了经验估计还能翻一翻。”
听他这么说,就连村长也有些震惊不已,“你是说,一亩地能产千斤?”
宋砚沉着地点了点头,“不是没可能。”
一句话让在在场的众人皆是喜不自胜,恨不得赶紧把下一轮的玉米给早点种上。
只可惜,这里的气候一年只能种一回。
得知玉米的产量后,村长第一个提议今年多留些种子。
“依我看,这些玉米干脆全部留种子了,咋样?”
此话一出,还有不少人跟着摩拳擦掌,恨不得明年把整片大山都给开荒出来种上玉米。
江清月默默来了句,“一颗棒子上那么多籽,一颗籽就是一颗禾苗,种的完,咱们也吃不完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