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了不少肉,有用盐腌的腊肉,又做了不少风干的。
这头猪足有二百斤,留下过年这段时间吃的。
大家喜气洋洋准备过年的吃食,整个村子上空每天都飘着肉香,不是这家炖肉,就是那家宰猪,林西西连着去村里人家吃了好几天杀猪菜。
徐小晴家宰猪,特意来邀请她一家都去吃杀猪菜。
村里就是这样,谁家宰猪去吃杀猪菜,说明人两家关系好。
若是不去的话,反而会让人觉得太见怪。
不过林老四李春杏也没带孩子们白去吃一顿。
李春杏带了两盒陆时带过来的礼盒,里面装的是糕点,瞧着就挺高档的,拿出去挺有面。
徐小晴的妈妈原先和李春杏在打草绳的那里干活,也都挺熟的。
就是一家姓徐,一家姓林,住的也隔的远些,平常不太联系。
这次徐小晴的妈妈邀请他们一家,原先李春杏还有些意外。
徐小晴的妈妈原先挺担心自家姑娘会想不开,没想到她姑娘心态还挺好,一问才知道都是因为西西那丫头开解的好,自家姑娘才想的这么开。
她心里记着西西那丫头的情,鼓励自家姑娘以后和西西多处处,西西那丫头不错,是个值得交的。
这不是就有了后来邀请西西一家去吃杀猪菜的事。
徐小晴的妈妈也邀请了徐大队长家,徐承和林小姑也去了的,他们都姓徐,是本家。
这样一瞧,大家都是沾亲带故的,连带着徐小晴的妈妈对着林小姑都很亲热。
不止去徐小晴家吃了杀猪菜,还有林升,林有分,林小五家。
他们几家一直记着林南给家里孩子补课的情分。
这不是以前家里也穷点,现在生活条件和以前比好了不少,请林南一家来,吃顿杀猪菜也热闹一下。
尤其是林东林南林西西眼瞧着以后肯定能吃公家粮,以后指定差不了。几个孩子有从小长大的情分,若是往后孩子们遇到啥难处了,有这个情分在求到门上去也能给想想办法啥的,也是做家长的未雨绸缪了。
也见了林升娶的新媳妇儿,是时下父母喜欢的那种勤劳大方的姑娘,长的也挺不错,反正瞧着林升和他媳妇儿的感情不错,有好吃的林升都先想着他媳妇儿。
村里的人家只要不是特别懒的人家,都会养上两头,现在又不限制这些了,若是有地方,可能会养的更多。
没养更多的原因一个是地方不够,另一个是家里没有那么多喂猪的吃食。
知青点爆发了。
已经有明确文件下达,知青可以回城了,但是得一批一批的走,呼啦一下全部都回城,城里也没法一下子安排这么多人。
那谁第一批走,谁第几批走,这都得经过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