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的外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围了一些孩子,安安静静的听着帐篷里面先生讲课。
丫鬟们还有魅一并没有打扰也没有驱赶,也安安静静的站在外面听着。
孟庆年和另外两个村长看到了这一幕每个人的脸上都是若有所思。
其他难民里面也有小孩也想上这边来,有那胆大的,也慢慢的靠到了这个帐篷这边听着里面讲的课……
有那胆子小的,也被父母牵着放到了这边再慢慢的悄悄的退了回去。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能学一点是一点。
反正孟家也没赶人不是!
帐篷里的人并不知道外面的事情专心致志的学习着。
“我们再来看下一句: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这一段比较长,你们先读一遍。我在为你们解释其意思。”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几个人异口同声的又念了一遍。
帐篷外面,也小声的跟着附和,跟着一起读。
虽然每个孩子的声音都很小,但是帐篷里面还是听到了。
孟繁盛听到外面的声音,挑了挑眉,站起身来,走出了帐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着帐篷外面这么多的孩子和那孩子渴望知识的眼神,看见他后又闪躲害怕。
他什么也没说。
而是回了帐篷,在进入帐篷的那一刻吩咐丫鬟在附近点几个火堆,把这一片照亮。
帐篷里的几个人全部都歪着脑袋向外面看。
看见三叔/三爷爷回来后立马就坐直了身体。几个人的动作都是神同步。
看的孟繁盛好笑不已。
几个人的动作像极了上课搞小动作被老师抓包时的样子…………
“外面也有一些孩子,他们也渴望知识,所以我决定带着你们几个上外面去授课。至于他们能学多少记多少,就是他们的造化了。”
四个人,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都没有什么意见,在哪儿学都是学。
叫来了两个丫鬟和小厮把桌子和凳子抬了出去。
那些孩子以为里面不讲课了都有些失落,在看到把桌子和椅子都抬出来后望着这里有些不解。
在看到他们把桌子和椅子摆好以后,要继续上课,孩子们就默默的坐在了后面的地上。
没办法,没有那么多的凳子,反正身上也不干净就就地坐在了地上。
“好了,我们接着讲吧!”
后面的孩子大气都不敢喘安安静静的听着前面讲课。
努力的记忆着夫子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刚才的那一段话的意思是;比我善良而能干的人要和他亲密而且敬重他,承认而又爱慕他。”
孟瑶:?
爱慕比自己能干的人?额!
虽然疑惑,但是还是认真的听着。
“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分辨出其短处;对于厌恶的人,也要能看出他的好处。能积聚财富就要能分派财富以迁福于全民,虽然适应于安乐显荣的地位,但也要能适应不同的地位,遇到财物不随便取得,遇到危难也不随便逃避,遇见意见相反的,不要凶残压服人家,分派东西不可要求多得,自己也不肯定的事情,不要乱做证明。已经明白的事情,也不要自夸早已知道。以上就是上面的那些意思,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
“为什么遇见好东西不能拿?就算是路上捡的银钱也不能拿吗?”
一道声音非常突兀的就响在了这个小课堂上。
孟繁盛顺着声音的来源抬眼望去,就看到坐在最后面的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儿,正在举手提问。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虽然是在地上的钱财,但你怎知不是先前的人丢的?如果你丢了钱财,会如何?”
“那我肯定会很着急,非常的着急,甚至可能会哭。”
男孩清脆的童音回答着孟繁盛的话。
“呵呵,你也知道会很着急,但是如果你把这钱捡走了,那等丢钱的人回来找找不到,是不是也会很着急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做正直的人,顶天立地的人…………”
“夫子,您教我们的这些,可以再说一遍吗?我们————都没有记住。”
那个男孩儿回答了问题,也问了问题,就像是打开了开关,也给了其他孩子勇气。
坐在他前两排的一个小女孩儿鼓起勇气说道。
她原本以为夫子看她是女娃,不会再重讲,甚至会训斥她,可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夫子不仅没有训斥她,还奖励了她,甚至又从讲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