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歌,需要灵感,什麽人最有灵感?
年轻人,年轻人的脑子里有着天马行空的想像。
写歌还需要什麽?人生阅历,社会经验,这是年轻人最缺乏的东西。
想要拿下作曲人大满贯,意味着他既要有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又要有非同一般的人生阅历。
很矛盾。
跟那个笑话一样。
面试官:「我们需要有经验的人。」
牛马:「我工作了就有经验了啊!」
面试官:「但我们只招有工作经验的人。」
牛马:「@%@*」
想要拿到大满贯,就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那麽就没有人能够既年轻,又有丰富的阅历吗?
也有,这需要神功加持,这个神功叫做——共情能力。
类似於九阳神功一样,你没有经验没有阅历,但是没关系,别人有啊。
把别人的经验阅历,用强大到可怕的共情能力吸取过来,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许诺以23岁的年纪,写出如此多的经典作品,甚至有些歌曲早就超出了他的生活阅历,却没有人有任何疑问,根源就在於此。
他是一个共情能力超强的创作的。
大家都是这麽认为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他不骄傲不自卑,始终以平常人的心态对待所有人,所以很能理解每个人的想法,听懂他们的故事。
无论是从《海底》事件,还是从其他方面,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一点。
如果以《起风了》来算他的出道时间,那这个时间是一年半。
如果以今年七月来算,那他的出到时间是五个月。
无论怎麽算,他在华语乐坛都是彻彻底底的新人,但就是这样一个出道时间还不抵其他人零头的新人,去年一鸣惊人拿下最佳作词,今天直接就要要拿下大满贯。
这意味着封神,意味着无敌。
「有请诺言!」
许诺第三次站起身来。
林晚晴瞟了一眼他的衣服,站起来拥抱了一下,显得有些敷衍。
许诺走上台,从李正义手中接过奖杯。然後又开始了那套说辞。
把最佳作曲改成了最佳编曲,其他的一字不改。
而且说话语速更快,更加敷衍。
必须得敷衍了,车軲辘话大家也不爱听啊。
弹幕里都在吐槽。
「咋就这几句话呢?」
「我说不行你就唱首歌吧!」
「说得没唱得好听。」
许诺抱着第三个奖杯下台,还是第一时间递给了林晚晴。
林晚晴也有点苦恼,太多了好吧,三个怎麽拿?
「林姐,我帮你拿!」沈凯文自告奋勇接走了奖杯,转头就跟余洲嘚瑟起来。
余洲哪能受这气,「那个,林姐,也给我一个呗?」
於是变成了三个人一人一个奖杯。
观众们都给整笑了。
「沈凯文这家伙,搞得好像是他得奖了一样,还跟余洲炫耀上了。」
「批发奖杯了解一下。」
「三个奖杯,我看繁星今天到场的人能够一人一个。」
网友们一开始打赌许诺到底能不能拿奖,这会已经变成了到底能拿几个。
接下来的奖项还是幕後奖,最佳制作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