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海哭的声音,
这片海未免也太多情,
悲泣到天明。」
紧接着是郑广鸣唱,许诺和声。
「写封信给我,
就当最後约定,
说你在离开我的时候,
是怎样的心情。」
现场掌声再次响起,这和声太绝了,他们很多人都没有想过,和声居然也能如此精彩。
许诺唱高音,郑广鸣唱中低音,音域互补,音色互补,既不抢戏,也不会让和声没有存在感。
和声太过抢戏,容易分不清主次,和声太没存在感,就会让歌曲少了立体感。
和声,是一种艺术,并不比唱主旋的人差。
很多人心里都产生了这种想法——和声可以很出彩。
歌曲已经进入了最後的部分。
讲台上没有舞台效果,没有灯光,没有乐队,两人穿的也普普通通,音响效果也一般,但就是这样,大家的注意力才更加集中在歌声里。
两人同时唱着。
「曾经的海枯石烂,
一转眼就上云天,
何必再想何必再说,
那一段尘缘。」
歌词写得太好了,在他们的演唱中,众人觉得眼前好像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像是在讲故事一样,讲的是郑广鸣的故事。
听歌,听的其实就是故事,学生们如痴如醉。
原本以为许诺再次选择郑广鸣,是因为太后喜欢,加上上次合作地很不错,不少人都觉得郑广鸣走了狗屎运。
这泼天的富贵,居然连续两次咋在他头上。
现在大家才知道,许诺选择郑广鸣是有原因的。
如果说第一次是因为讨太后欢心,那麽第二次就是因为发现了郑广鸣的实力。
太强了,和声天衣无缝,唱功出神入化。
「曾经的忧伤寂寞,
一转眼就上云天,
何必再想何必再说,
那一个冬天。」
郑广鸣殿堂级的中音,在许诺馀音绕梁的高音加持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
「你看那花儿都谢了,
听海哭的声音,
你看那海儿都哭了,
叹惜着。」
最後的这段融合,《听海》跟《那片海》交替出现。
郑广鸣声音厚重有力量感,许诺的声音空灵缥缈。
画面感太强了。
郑广鸣开口的时候,大家好像看见了花开花又谢,不由感叹时间飞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