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
灰色的精灵笑哈哈。」
角们一边唱,一边把孩子们团团围住,对着他们指指点点,生气地发出叫声。
像极了放不下架子的京剧大师们对流行音乐的无端指责。
《赤伶》出来的时候,有人直斥这是糟蹋传统文化。
其他戏曲歌曲出现的时候,总有人说风凉话。
他们却没想过,被他们说是糟蹋京剧的歌曲,又给京剧带来了多少关注度。
只可惜受到歌曲影响的年轻人,怀着好奇心去看京剧表演的时候,却被直接劝退。
听不懂,太吵了。
跟《说唱脸谱》里唱的一模一样。
陈兴昌觉得自己有必要找诺言好好聊聊,京剧的路到底在哪里。
戏剧之後,又是一段说唱,这种形式太少见了。
说唱被视为外国文化,戏剧是国粹,怎麽这麽组合呢?
年纪大的观众们定住了,年轻人也被吸引了目光。
「我爷爷生气说我纯粹这是瞎捣乱,
多美的精彩艺术中华瑰宝,
就连外国人也拍手叫好,
一个劲的来称赞。」
不少老年人都点头表示赞同,这也是他们想说的话啊。
每次唱大戏的时候,都有不少外国人听的如痴如醉,多好的节目啊,不能瞎糟蹋。
「生旦净末唱念做打,
手眼身法功夫真是不简单,
你不懂戏曲胡说八道,
气的爷爷胡子直往脸上翻。」
确实,唱戏的要求比唱歌高多了,付出的努力也远远不是唱歌能比的。
唱念做打,连动作都有严格的要求,不学上几年,根本上不了台。
唱歌呢?能出声就能唱歌,可以说没有要求。
不过歌还没结束呢,大家也都听出来了,这是一个人扮演两个角色,孙女跟爷爷在争论戏剧呢。
接着往下听。
「老爷爷你别生气允许我申辩,
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
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
要创新要发展哇呀呀呀,
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
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
陈兴昌点点头,这个说法他很认可。
其实京剧这些年也经历了很多次叠代,但是始终没有找到破圈的方法。
音乐是个圈,京剧也是个圈,他的老朋友苏星海就对这个年轻人赞不绝口,他也想听听诺言有什麽高见。
电视机里,舞台上终於鲜活起来,孩子们跟唱戏的角们亲切互动。
歌曲进入到尾声。
「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
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
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
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用流行音乐开场,用戏曲结尾。
说唱脸谱,真的就是说唱脸谱。
以陈兴昌的见识,自然不会觉得这戏唱得有多麽好,只是不错而已。
但跟说唱结合起来以後,这首歌像是一下子活了起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