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帮天后救场,她馋我身子 > 第649章 封神各方吹捧(第3页)

第649章 封神各方吹捧(第3页)

在预先没有宣传的情况下,直播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远远超过了明星们的演唱会。

就连吴高峰这样的超级天王,直播最高观看人数也不到两千万人。

伟大的音乐,超越了明星和流量。

因为掌声太热烈的缘故,《黄河大合唱》持续时间有一个小时。

在这一个小时里,《黄河大合唱》霸占了所有的热搜。

每支曲子都有几条热搜。

这一个小时里,央视新闻转播了三次,新闻30分提到了四次。

大大小小各种媒体,报导了近百次。

所有的赞美之词,都被用在了《黄河大合唱》身上。

《时代的战歌——黄河大合唱》

这是人报社发表的文章,作为官媒,人报社很少会下场评价某首首歌曲。

但到目前为止,人报社已经下场评价了好几首歌,包括《歌唱祖国》《我和我的祖国》《我的祖国》《如愿》。

巧的很,都是许诺写的林晚晴唱的。

不过之前几首歌的评价,也只是一笔带过作者和演唱者。

歌是歌,人是人,这点媒体分的很清楚,这样的歌曲,最好不要跟哪个明星深度绑定。

歌不会过时,但明星会塌房啊。

媒体们已经吃过很多亏了。

只是这一次,他们不想提也得提。

尤其是诺言这个名字,《黄河大合唱》实在是太伟大了,而作为词曲作者,演出指挥的诺言,是必须要着重提起的人。

其他人,小撒丶林晚晴丶赵磊丶郑广鸣,也避出开,精彩的表现,必须要提起。

人报社这篇报导,不仅对《黄河大合唱》进行了解读,还充分赞扬了歌曲的意义。

不过网友们更在意的是「点名表扬」,尤其诺言的名字,在整篇报导中出现了十八次。

「点名表扬!」

「这就是排面!」

「其他媒体呢?十分钟了报导还没出来,差评。」

黄河音乐会结束了,网友们蹲在网上刷各种新闻报导。

人报社反应最快,但其他媒体明显有点慢。

「搞快点啊,我已经一分钟没有看到吹《黄河大合唱》的报导了。」

像是约好的一样,各大媒体的报导在几分钟内陆续发布。

六家大型媒体,十五家地方媒体,把《黄河大合唱》吹得天花乱坠,所有褒义词都毫不吝啬地用了上去。

一直吹到大家词穷,这还没完。

受到民众认可大师们也被请了出来,开始第三波的吹捧。

吕新知牵头,开了一个线上的「《黄河大合唱》鉴赏研讨会。」

由於时间比较仓促,所以使用直播的形式进行讨论。

这个直播一开始,就吸引了很多人观看。

吕新知的名字,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很熟悉,他已经不是作曲大师了,前两年他的一长串名头里,加了一个闪闪发光的称号——人民音乐家。

吕新知可是全国直播授过奖章的音乐家,老一辈们耳熟能详的红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由他进行创作。

吕新知的影响力已经很夸张了,但是参会人员也不遑多让。

历史系教授丶音乐系教授丶文学系教授们齐聚一堂。

历史系以江大李同尘为代表,来了好几个研究近代史的大拿,音乐系作曲教授们也来了好几位,文学系不仅有教授,还有苏星海这种实战派。

老教授们都比较仓促,印象上有些潦草,大家都有同一个表情,就是亢奋。

满脸潮红,眼神闪闪发光,这是极度亢奋的表现。

很明显,大牛们还没有从《黄河大合唱》里回过神来。

吕新知主持会议,「今天会议的主题是纪念《黄河大合唱》诞生,弘扬红色传统丶建设文化自信,主要目的是帮助大家加深对《黄河大合唱》的理解,降低欣赏门槛,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听懂《黄河大合唱》。」

「今天,我们要从历史背景丶作曲结构丶歌词含义多个方面对《黄河大合唱》进行解读。」

这种解读,其实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推广《黄河大合唱》,这是吕新知接到的任务。

直播间人数直线上升,刚刚听完《黄河大合唱》的观众们迫不及待想要深入理解一下。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