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宋朝大官人 > 第五百八十三章 边将之苦(第1页)

第五百八十三章 边将之苦(第1页)

「陈老弟,曹某刚要说起此事!」曹玮笑着道:「那小狄青,曹某本以为是个累赘,让他吃几天苦,自然会回来。可没想到,这小子脑子十分机灵,又能吃苦,从这里到边关,一路骑马,我那几个部下都叫苦连天,这小子一声苦都没吭!」

「到了边关,狄青学什麽会什麽,朴刀丶搠丶枪丶骑射,现在样样精通,已是营中副将!」

「这就好,不愧是名将。」

「多谢陈老弟夸奖,千古名将都是百年之後的,曹某暂时不想当!」

陈初六笑笑,他夸狄青的,曹玮以为这是夸他。不过也没错,这曹玮也是名将,不过名气远不如狄青大。

「陈老弟,你何时调到枢密院任职了?这样一来便好,从岭南的事里看,你至少不像他们外行,而且没他们那红眼病。」

「哦?枢府里的,怎麽会是外行人?」

两人一边往前走,一边议论着。

「他们兵书倒是读过几本,也有人是从边关历练过的,这没问题。」曹玮一摊手道:「只是汴京离边关有千里之遥,战场上讯息万变,哪怕是张良丶孔明在世,也难做到粮秣兵马,事无巨细,全部指挥得当。」

「可他们偏不,恨不得用几张破纸,安排边关的一草一木!有时候他们图上说某某地方,有一条河,可那已是十年前的了,如今成了荒漠。扎营在那里,简直活受罪,没等敌军打过来,全渴死了。这不是外行,是什麽?」

「这还不算过分,过分的是军里的监军也是个糊涂蛋,就算汴京指令明明不对,也要我等执行。曹某只是个领兵打仗的,曹家世代忠良,只要曹某反对一声,他动不动就要参曹某拥兵自重,这如何受得了!」

这就是大宋几十万边关将士所面临的困境!

陈初六听着这苦水哗哗地往外倒,也就知道了宋军为什麽强大不起来,面对西凉李家一步步强大起来束手无策。

李云龙没有碰见赵刚,偏偏还是阎老西当顶头上司,活活憋成了楚云飞。虽有一身勇略,只能看着不堪重用的队友疾呼「就算是五万多头猪,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

陈初六劝慰道:「曹将军消消气,本官不在这枢府当差,只是太后让本官过来的。这等军制虽有弊端,可朝廷也是无奈之举。」

曹玮重重地叹了口气,陈初六接着又道:「不过嘛,这朝廷制度,向来都是只防小人,不防君子,对将军也的确是严了一些。我倒是有一计,可让将军放开手。」

「什麽计策?」

「兵在精而不在多,精兵一万,可敌十万弱旅。」陈初六笑道:「将军继续统领边关将士,却可问太后要下辖一万人的专权,不受监军丶枢府节制,唯受旨意调动。」

「一万人,朝廷如何肯同意?」

「才一万人,在这种时候,朝廷同意的机率大一些。」

曹玮好像是明白了什麽,笑着点头道:「这一万人,还可以抽调勇猛士卒,加以训练,如此一来,便是虎狼之师了!」

「不不不,当抽调弱卒,至少不能是勇猛士卒。」

「这又是为何?」

陈初六站住了,解释道:「将军想啊,朝廷宁可使边军一天天弱下去。我要把军制定得死死的,这是为了防什麽?将军聪慧过人,定然明白,所以不能抽调猛卒。」

「此外,若是将猛卒抽调在一起,其馀边军则会更弱,平日耗费相同的军饷,却打不了仗。若是将一些平庸之人抽调出来,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曹玮仔细想了想,觉得有些道理,撇撇嘴,小声道:「多麻烦的事情,赵官家难道怕我等黄袍加身不成?」

「就怕这个!」

二人示意不能往下说了,又走了几步,见到几个太监,过来道:「曹将军,陈大人,太后懿旨,曹将军前去面见太后,陈大人往先去见枢密使。」

「臣领旨。」

那太监领着曹玮走了,陈初六则往另外一边去,刚才那点子,是他刚想出来的。

南边的癣疥之疾已经根除,便腾出一只挠痒痒的手出来,治治北边的心腹大患。

辽那边,势强而边安,没必要主动挑起事端。在辽和西凉之间,当然西凉是更软一些的柿子,而且它对大宋称臣,打他是理所当然的。

收复西凉,对大宋的战略发展也极为有助,西域虽然不可用,但至少能从西域诸国手里买到大批的良马,用来充实军备。

从之前赵祯的几句话,和曹玮突然回来,陈初六猜测朝廷是有意给西凉一点颜色瞧瞧,抖一抖威风。

只不过,在西凉和大辽之间,的确是是西凉综合实力弱一些。可若是比军力强悍,在大宋丶西凉和大辽三者之间,可是大宋最弱!

铁骑南下,生灵涂炭,杀敌八百,自损一千,这样值得吗?

枢密院不同於政事堂,政事堂那边,总有一种四季如春的感觉,但杀机都在春风里。这枢密院,在这季节也透着冷峻,陈初六问个路,也只是被冷冷的一指。而且被用质疑的眼神打量了好几次,别人总觉得他是进来打探的细作。

就这样,七绕八绕,才找到枢密使值公的地方,心道这才是大内啊!

门开着,看来里面的人已有了接见客人都准备。陈初六见到五十岁左右的红袍官员在里面,这应该就是枢密使张奢了。

陈初六虽不来枢密院,可枢密使还是认识的。真宗皇帝尚在潜邸时,这个张奢就跟着他了,後来跟着真宗北上抵御辽兵,这位张奢也立了大功。

赵祯即位,逐走丁渭之後,张奢拜为枢密使。张奢与陈初六,同朝为官,却没说过话,也没有过来往。平日里三节,也是送贴祝贺罢了。

陈初六在门口探头探脑,张奢微微睁开眼睛:「是知应来了吗?

「下官陈初六,拜见枢相!」

「知应免礼,」张奢和颜悦色笑着,又道:「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际,知应才华出众,本官欲禀太后,荐知应为枢密院副承旨,一同参议军国大事,如何?」

张奢此言,乃是提拔陈初六,可陈初六却偏偏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这时候参议军国大事,还不是对付西凉的事情?

不成不成,小命更重要。

陈初六拱手道:「下官才疏学浅,於军国大事一窍不通,还请大人明察,另择高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