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宋朝大官人 > 第五百八十六章 询问火器(第1页)

第五百八十六章 询问火器(第1页)

郁闷的从武安殿出来,陈初六长叹道:「天妒英才啊,就不能让我当个什麽都不做的咸鱼嘛?」

曹玮不懂陈初六的悲伤,他在一旁道:「陈老弟,你去对付西凉人,可有把握?那西凉党项人,可不像中原人士温良恭俭让,你镇得住他们否?」

陈初六苦笑着道:「不过是一个使者罢了,曹将军提兵北上,御敌於边,可比我要艰难多了。」

「那都不叫事,曹家世代忠良勇猛,父曹彬丶兄曹璨,曹某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蒙羞啊!」

「璨兄身子可还行?」

「唉,一日不如一日了。」曹玮叹了口气道:「从武者,多半不长寿,你别看我现在孔武有力,是因为现在忙,只要闲下来,一身毛病肯定就出来了。」

「你可不能挂,你挂了,朝廷可就无将可用了。」

「挂?」

「就是死。」

「这样啊,哈哈哈……」曹玮豪爽道:「十年之内,还能上马射箭,再过五年,尚能中军为帅,十五年後,吾命不可知也!这几年,本将也在想办法提拔几个小孩,你徒弟狄青,就是不错的将帅之才,若是能培养好,将来定能抵挡一方。」

「狄青,我倒是有点想见见这小子了。」陈初六嘀咕一句,又想起了什麽,道:「曹将军,你记性怎麽样?」

「记性?不如你过目不忘,倒是能牢记一年之中所发出的所有军令。」

「哦?」陈初六指着天上道:「你看那朵云,像不像你当年输给我的赌注,也就是三件不违反道义的事中剩下的两件?」

当初辽攻高丽,陈初六与曹玮打赌,高丽赢了,曹玮打赌输了,要答应陈初六三件不违反道义的事情。首先一件,就是带狄青去边关,好生培养,还剩下两件事情,陈初六刚刚想起来了。

曹玮笑道:「陈老弟无须拐弯抹角,曹某不是那种耍赖的人,你要曹某做些什麽,说吧。」

陈初六仔细一琢磨,道:「两件事情,刚想让将军帮忙。一个是,老弟家里人丁也多了起来,就想着养几个家丁护院,旁的也不好,找两个军中的人,那种老兵就行了。」

「不说两个,多少都给你找来,这不叫事。」

「那好,我要一百个。」

「噗……你要这麽多做什麽?」

陈初六鄙视地看了一眼:「你刚才还说要多少都成,现在怎麽又变卦了,你这人性够次啊!」

曹玮连忙摆手:「不是这个意思,找一百个给你,我倒是觉得没问题,可外人看来,你这问题可大了,我是不愿给老弟带来麻烦啊。」

陈初六笑了笑道:「二三十人吧,你得挑好一些的,得是能战之人,我拿来不止看家护院,而且还做点别的。」

在临川的时候,陈初六已经让赵允迪帮忙找了一些老兵,用来管理陈家的大小产业。但这些老兵,却是赵允迪带来的,多少有些用不顺手,於是陈初六就得再找一点不同渠道的,放在汴京,以备不时之需。

曹玮答应下来了,陈初六看了看四周,拉着他到一旁,道:「曹将军,听说大宋军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火器,能发石弹,你可知道?」

曹玮脸色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警惕,疑惑地问道:「陈老弟,你问这个做什麽?」

「不瞒你说,我觉得只有这个和重弩,能抵御骑兵。但重弩过於笨重,制作也麻烦,这火器若是能研究透了,将来能替代重弩也说不定呢。怎麽,这个违反什麽道义了吗?」

曹玮摇摇头道:「这件事情有点难,曹某不能夸下这个海口,保证一定能拿出来。看看吧,要是能拿出来,就和老兵一起,送到你府上。若是不行,就欠下这一件事,怎样?」

陈初六仔细一想,既然他不肯多说,也只能这样了。刚才在武安殿,太后将之前说好的三千人,又加了一倍,成了六千人。所以说,曹玮手下有六千人完全听他节制,这六千人如何训练,如何打造,两人又聊了会儿。

武安殿内,太后则和张奢在议事,张奢道:「回太后,微臣向陈直馆提起,让他到枢密院做事,他拒绝了,而且拒绝得十分果断。」

太后一笑道:「那个小子,本事是有,可他却什麽都不愿做。胆子很大,可又爱惜小命。」

张奢低头一想,回到:「圣后,陈直馆身上的刺太多,心性还需磨炼,若是调教好了,能为朝廷支柱。」

「磨炼?怎麽磨炼?」太后摇头道:「他的心性,哀家这麽久都没琢磨透。」

「依臣看来,朝廷得逆着他来,不能事事顺着他去。」张奢又问道:「圣后,陈直馆可有什麽逆鳞?」

「逆鳞,他有几个夫人,那就是他的逆鳞。」

张奢眼睛里闪过一抹狠厉之色:「想要磨炼他的心性,莫若拔掉这几个逆鳞了,看他怎麽办。」

太后立即摇头道:「不行不行,那小子他什麽都做得出来,顺着他来不行,逆着他去也不行,我有办法用他。」

张奢不再说话,点头承认了。可他心里,却仍旧不平,他能爬到今日这个地位,靠的是拔掉身上一根根的刺。可现如今,陈初六保留身上的刺,还能一步步往上爬。一看到陈初六,就想起了当年拔刺的疼痛,说嫉妒也可以,说憎恨也可以,总之张奢看陈初六,总有不顺眼的地方。可这次他毕竟是枢密使,不会轻易表露出来。

一场削弱西凉李家的计划,在此时展开。这首战还得靠陈初六,他得去和西凉贡臣谈判,让他们相信八十万石粮食是真的,并且高兴得多答应大宋一些事情。

大宋要一些什麽呢?无非是马匹丶通商……

陈初六出来之後,还得前往昭文馆一趟,把本兼各职安排好,等朝廷再发明旨,就去和西凉贡臣谈判。

昭文馆大学士是王曾,此外昭文馆还有几位直学士丶直馆,这些人都是兼任侍讲丶侍读,轮流为天子讲授课程。这课程很杂,并不局限於儒家经典,而是将儒家经典和史书,以及帝王着述结合起来讲授。

在称呼上,昭文馆中不论直学士丶直馆,都可称作学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