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宋朝大官人 >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事实胜於雄辩(第1页)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事实胜於雄辩(第1页)

「来了多少人?」

「回太尊,才来了不到一百,正在府衙外面骂街。太尊要是不想出去,下官这就派人轰走他们。」

「才这麽点人?」陈初六饶有兴趣地问道:「太谷县来消息不是说有好几百人麽?呵呵,怎麽到阳曲,剩下这麽点?」

「这些人必然是看到太谷县并未生乱,全无蝗灾之惨象,故而自愧不已,相继走了。」

「事实胜於雄辩,离开的那些人,还算清醒。到了阳曲的这些人嘛,非蠢既坏……」陈初六想了片刻,回到:「不用急着轰走他们,将他们带去阳曲学院中,就说中午时分,本官在那里款待他们。」

「慢着,再命人去备一头猪,一只羊,於南郊设香案,请一些佛道来念经焚香,本官要有大用。」

「是,太尊。」

没多久,那些来请命的书生,便来到了府学。陈初六在太原府每个县设县学,从本县各处社学中遴选优秀学童,花钱帮他们支付束修。又从县学丶社学中选出年龄较大的一些,到府学,将本府的举人丶士子聘来教书。

故而这府学里头,基本上都是「陈学」弟子。那些请命的书生去哪里都可以继续忽悠一些人,但唯独到了这里,自有人和他们对着干。

为首有两人,一人叫杨宽,家中颇有钱财,此番前来,亦是有人许诺了他一些什麽,再加上陈初六断了他家里的财路。还有一人,陈初六还认得。

想当初,陈初六刚暂代太原府时,清理累积的案子。这个寿乐山,便公然闯入公堂,质疑陈初六只敢拍蚊子,不敢打老虎。当时陈初六见他是举人,并未生气,而是设座让他旁听了。

只不过,当初陈初六便知道,此人是那种有一点学问,但又沉迷於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之中,无法自拔。胆子大,家里十分殷实,似乎在朝中还有族叔为京官,故而敢和地方官当面锣,对面鼓。

来到府学,这两人带着人,二话不说,开口闭口便开始指责起了陈初六这些日子,在整顿河务之上所下的所有政令。

「奇怪,奇怪……」府学中一位书生,反问道:「你们口口声声说,是因为整顿河务,才导致蝗虫泛滥,你们有什麽依据?」

杨宽笑了一声道:「天地的事情,人怎麽能够参悟得透呢?整顿河务导致蝗虫泛滥,并没有什麽依据,可也没有依据,表示这两者之间没关系啊?」

「可在下听说,这蝗虫乃是从河北西路飞过来的?」

「你凭什麽这麽说?你怎麽知道,这不是别人骗你的?」杨宽大声驳斥道:「小小一个蝗虫,怎麽能从那麽远的地方飞过来,难道河北没有庄稼可食,蝗虫何必舍近求远?可笑!就算是从那里来的,也必是老天操纵,谴责你们动了风水!」

「一派胡言,子不语怪力乱神,你口口声声不离风水神鬼,这些年的书难道都白读了?」

「呵呵,你州试第几啊?」寿乐山冷笑一声问道,府学之中的学子,皆是说不出话来了,眼下也只有寿乐山是举人,谁还能指责他没读过书?

「州试第五!」

众人回过头,只见陈初六带着人过来了,便皆是起身行礼。陈初六到了跟前,笑道:「本官州试第五,应天书院发解试第一,礼部试第一,殿试第一,本官说的话,可还算回事?」

寿乐山忙道不敢,拱着手道:「在下不敢,但理存於气,也不由陈知府所改。陈知府能不能为在下告诉在下,这整顿河务和蝗灾无关?」

「何其简单,寿孝廉,读书不要死读书,还是多看看这大千世界,方能练达人情世故,圣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啊……」陈初六笑着道:「本官且问你,这蝗虫,从虫卵长成现在这样,需要多长时间?」

「这……在下不知。」

「本官告诉你,近两个月。从虫卵孵化,二十天到若虫,七天一次蜕皮,五次之後方能成虫。两个月之前,整顿河务还在勘察期间,又如何破坏风水?呵呵,再者说来,太原府的蝗虫,已是强弩之末,接近尾声,显然来自别处。故而怎麽说来,这都与整顿河务,无半点关系。」

「那我怎麽知道,这不是你编造的谎言?河务会不会早就在暗中进行,只是没人知道?」杨宽在一旁一句句问道。

「哦?这位是……」

「在下杨宽,辽州人氏。」

「你怎麽知道你是辽州人氏?」

「家父便是辽州人氏。」

「那你又如何知道,令尊就真的是令尊,你会不会是捡的,如果不是,会不会是你周围的人为了照顾你的感受,这麽多年一直在骗你?」

「我……」杨宽哑口无言,愣了半天,只好回到:「陈大人用此巧辩之语,在下不能服。」

「不错,那本官就不用巧辩。」陈初六精神抖擞道:「事实胜於雄辩,你们既然不信本官说的,总该相信这一路上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吧?」

「这一路走来,你们可还看到蝗虫满天飞?你们应当还看到,有不少百姓,吃着油炸蝗虫,街上还有人拿这个来卖。若这真是什麽天谴,区区凡夫俗子,怎麽可能捕杀这麽多蝗虫呢?盖汝言之缪也!」

「若是还不信,你们可以回河堤上去看看,河务已是全面复工了。你们若有功夫,还可以亲自去河北看看,问问那里的百姓,这蝗虫哪里来的!还告诉你们一句圣人言,思而不学则殆,你们上下嘴皮一碰,就说是什麽狗屁鬼神发力,忘了敬而远之的圣训吗?」

陈初六这几句话,说得不少赶来的士子,都是惭愧地低下了脑袋,皆是知道自己听信他人之言来到这里,是有多麽蠢了。可这其中,还有一些人,属於非蠢既坏的後者。

见情势不对,杨宽只好道:「本来以为,陈知府不敢出来见我们,但现在陈知府出来了,可知陈知府心里坦荡磊落。我等前来,也就是问个真假,陈知府既然说不是因为风水,那我等就先告辞了。」

陈初六拦住了他的去路,道:「杨公子,别急着走啊,本官还有些事情问你。」

杨宽一脸疑惑,转头一看,便看到大门口进来了一群衙役,手中皆是拿着草绳枷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