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电业局的同志说出他们的现状:没钱,真就是没钱。
不说什么回报收益率这种未来的事情,现在要他们买设备,那钱都是掏不出来的。
国家电网的「厂网分离」制度是在2002年才执行的,分出了五家发电公司,按公司的运营方式做项目。
现在,还是国家电力的地盘,很多事情不好操作。
如果私人够有钱,自己搞定地皮和设备来发电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不并网的话,电力供应会高低起伏,有风时有电,无风时停电。
并网之后,由电力公司集中调度。
有风的时候,风力发电的电可以送去需要的地方;
无风的时候,火电、水电、核电都可以过来帮忙代班。
所以,无论如何,都还要走一趟国家电力公司的流程。
几个民营企业,想自己发电,还要并网?
没有明文禁止。
因为从未有过先例。
国家并不反对国营电力公司之外的单位自己发电,那些小水电站就是例子。
但是人家小水电站不需要并网。
水电比风电稳定太多了,就算有丰水期和枯水期,那也是可以预测的。要是赶上洪灾或是大旱,那也是提前几天就能估摸个差不离。
风电要是不并网,老天爷突然哪天决定不刮风了,这上哪儿说理去。
天气预报这个连下不下雨都说不准的废物,还指望它们预测风?
电业局领导十分担忧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他在新闻上看过数据中心的相关报道,知道这个数据中心特别重要,不能断电。
安夏却没有回答他的担心,反问道:“如果能解决并网的问题,我们自己投资,是可以的吗?”
“那当然。”
“并网的事情,您先提申请,我这边找找人,帮帮忙,只要没有禁止,就有机会。”
事情要一步步的做,紫金公司给电力系统做了不少东西,安夏早就跟大领导的关系处得不错。
听说安夏想搞个风力发电场,还想并网,领导不仅没有反对,还十分积极。
新能源在80年代就已经起步了,国家计委基础产业司里,专门有一个部门,叫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处。
当时热热闹闹的搞过一阵子,世界银行都给了一笔钱,专门用来推广风能和太阳能。
但是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总之,啊,就是有点没面子。
没做起来的原因是风电的电费实在太高了,比火电高太多,没人愿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