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让前夫哥求而不得的女人!”
看了不少家庭伦理电视剧的刘彦彦握着拳头,一副斗志昂扬的样子。
“哈哈,行!”
两母女又说了几句话,便各自挂断。
想到刘彦彦刚刚灿烂的笑脸,黄姐嘴边的笑容更大了。
虽然为了刘彦彦,她拒绝了好几次再婚的机会,一心扑在女儿身上。
但是现在刘彦彦性格开朗,健康,没有因为她跟刘权失败的婚姻而敏感,扭曲。
她就觉得,这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至于遇见刘权,之前也许她的确会自卑,会排斥,会退缩。
但是,自从她慢慢有了自己生存的底气之后,她的心态也越来越打开。
更别说,现在她在池家,这工作简直堪比高级公务员。
她的收入不仅堪比金领,各种福利待遇一点也不差。
之前她还挂靠在家政公司,自从获得了池家的信任成为家里的管家之后,池清已经给她挂靠到了自己旗下的公司。
她现在甚至拥有了自己的五险一金。
要不是因为住在池家,实在不需要房子,她都打算买房了。
这样也好,把钱都存起来,等彦彦确定在哪里工作,可以给彦彦买套婚前财产。
这样,彦彦以后也有底气。
黄姐心里暗自琢磨着。
忙了一天,池清早早的回到房间准备休息。
却看到手机有条未读信息。
是她的高中同学,毕业后又考回了池清母校当数学老师的孙琳琳。
回到家乡最大的好处,就是各种同学很多。
400清理垃圾沟
池清在云城日常联系比较多的高中同学就有五六个。
这五六个里面,只有池清在企业上班,其他同学都在体制内。
一个在临市公安局,一个在市组织部,一个在税务局,一个就是这位高中老师。
他们都是大学报专业时,家里就给安排好了毕业必须进体制。
后面慢慢的他们也都结了婚,找的另一半毫不例外,也全部都是体制内的。
池清这种傻呵呵,刚回云城时,跟他们吃饭,还感觉自己挺骄傲的。
那时候房地产辉煌,池清一个赚的能顶他们3个还不止。
但随着时间的推逝,池清的工作越来越岌岌可危。
但这些同学的经济安全感就体现出来了。
池清直到这时候,才知道为什么家长都要逼自己的孩子进体制。
看中的不是一个月那几千,而是一眼看到头的一辈子的几千,以及背后无数的隐性福利。
不过池清到并不后悔自己当初没考公。
公务员只适合那些家里条件更好一些的,在家庭的托举上可以过叠加的优越生活。
对于她这种完全需要自己打拼的人来说,她还是去企业赚快钱吧。
说回池清的高中同学。
她发来的信息主要有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