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不做配角(快穿) > 第141章 争霸天下的谋士男配16(第1页)

第141章 争霸天下的谋士男配16(第1页)

第141章争霸天下的谋士男配16

庆旭二十六年,庆旭帝手下的大将军元凯突然背叛庆旭帝,携天子以令诸侯,下诏令让天下诸王归顺,违者以谋逆罪论处。

此诏令一下,天下响应者寥寥无几,会自立为王的人本就存了反叛之心,又怎麽会甘愿接受元凯的招揽,而元凯似乎也不在乎有没有人响应,他只是举了一个为皇帝清扫逆贼的旗子,在诏令下发後没多久,就开始宣布要为庆旭帝平定南北之乱。

元凯原来有十万大军,後又征兵四万,总共十四万大军,其中五万驻守京都,九万大军从京城出发,气势汹汹,一路往南而来,所过之处,无一不惊。

整整九万大军,光听着这个数字就令人心惊胆战,天下诸侯哪怕极力征兵,也大多只有三四万的军队,元凯的大军却足足有他们的两三倍还多,如何不令人害怕。

短短三个月,元凯的大军所向披靡,一路往南收复各州,至今无一败战,那些曾经自信狂妄的诸王,死的死,伤的伤,再难成气候。

元凯的大军至此一战成名,南方的各州城人人自危,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放弃守城,带领亲信往北方逃去了。

幸好有人还不算太笨,待反应过来後,福州丶武州等几大州城的诸王联合起来,总算顶住了元凯迅猛的攻击。

此时元凯的大军正好停留在金陵以北的武州外,和金陵城隔着一个武州的距离,只要武州一败,下一个遭殃的就是金陵。

福王丶武王都传信给了周景翊,试图拉拢他一起对抗元凯,但周景翊暂未回应。

但其实,三年的时间,周景翊早就做好了准备,这几年金陵三城的土地産量越来越高,他又重视农业,其中以粮食为最,三年下来,百姓的肚子一个个都填得饱饱的,家里的存粮充足後这些粮食都流露到了市场上,而周景翊将这些多馀的粮食都采购了下来,军中储存粮食的仓库都多盖了好几个,可以说他们的粮草绝对充足。

另外一个就是武器,云阳如今也被他控制在手里,两座矿山开采得极为顺利,在陆诗灵的帮助下,周家军的武器更加锋利先进,武器库也充足。

最後是兵力,金陵各州的百姓生活幸福,愿意来参军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不过在周景翊的号召下,还是有不少青年自愿来参军,他们不为别的,只为守护现在亲人和平安稳的生活,现在的日子过得这麽好,谁都不想再失去,如今金陵有难,有人要破坏他们和谐安稳的生活,他们自然不答应,既然如此,那就要打跑这些试图破坏他们美好生活的坏人,最好是让周家统一天下,这样全天下都在周家的统治当中,就再也没有人可以破坏他们美好的生活了。

这其中,陆诗灵的洗脑功力功不可没,也是没想到,崔静怡和陆诗灵两个好姐妹,崔静怡被带去制造坊後喜欢上了制造坊的种种新奇事物,也喜欢上了创造出一件新东西的成就感,脑中更是散发出了种种奇思妙想,後来即便没有陆诗灵的提醒,崔静怡也能散发开来,做出了越来越多的好东西。

最後制造坊反而大部分事物都交到了崔静怡手上,而陆诗灵,在脱开制造坊的事物後又开始在周家军乃至在金陵城丶锦州等地搞起轰轰烈烈的政治工作,也是这时,周景翊才意识到,原来陆诗灵的天赋并不是在创作上,而是在灵敏的政治嗅觉和口才上。

陆诗灵之所以能让制造坊造出许多东西不是天赋异禀,只是她在现代见识得的东西多了,思维也更开阔,所以才总能提醒那些能工巧匠一两句,让他们醍醐灌顶,但实际上很多东西具体流程她并不清楚,这件事换做任何一个在网络上活跃多的人可能也能做到。

但她的政治口才却是与生俱来的,通俗点说就是擅长洗脑和画大饼。

除了在军中,在城里,在街道,甚至在村中,陆诗灵都开展过她的演讲,周景翊去旁听过一次,听得他甚为汗颜,後来就不好意思再去听了。

陆诗灵简直将周景翊塑造成了一个救世主,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挽救江山社稷挽救百姓于危难之中的大英雄,更是将周景翊统治的几座州城前和统治州城後百姓的生活做了一个详细的对比,以此来论证只有周景翊当皇帝,只有他一直管着这几座州城他们老百姓的生活才能过得好。

尤其是是江州城的百姓,前後对比尤其明显,他们也是最先被洗脑的,而且要知道现在老百姓们手里的那些新鲜事物,提高粮食産量的东西都是从周家从御景阁出来的,没有周景翊,哪来的这些东西呢?没有这些东西粮食産量提高不了,他们很有可能现在还在饿着肚子呢,更甚至他们的家乡被其他势力占领,他们这些青壮年都要被拉去当壮丁,家里的粮食也要被抢走。

总之一套套的话将人们唬的一愣一愣的,百姓们本就见识不多,思想没有那麽复杂,以往都只知道一昧的干活养家,哪里懂得这些东西,现如今被陆诗灵一天天的灌输了思想後,脑子都已经被带着走了,最後彻底被洗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周景翊是英雄,只有周景翊当皇帝他们才能有好日子过,周景翊的声望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

而也正是在陆诗灵的宣传下,哪怕大家都已经不愁吃穿了,还是有不少青壮年斗志昂扬的参军,也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守护安稳的生活,协助周景翊一统天下,让周景翊当皇帝。

元凯的大军和福王丶武王等势力陷入了焦灼,元凯大军後面增加的四万人都是从百姓中强行征兵的,他们很多人根本不想打仗,而前面的十万大军因为经常处在京城,见惯了繁华,也染上了奢侈享受的习惯,更何况他们已经多年未打仗了,战斗力早就不同以往,和那些整日训练的起义军根本比不了。

所以看似元凯先前的那几座城池都胜利了,可其实元凯大军在战火中的伤残数额是巨大的,在和福王等人对上前,元凯率领的九万大军就仅剩下六七万了,後来还是在攻下来的那些城池里又继续抓壮丁壮大队伍才没显得差额太大。

福王等人联合的队伍加起来也有五万多人,比之前元凯打的那些人都要厉害,元凯一时间也突破不了这道防线。

而也是在这时,周景翊突然率兵往北而行,直取福王武王的大後方,周家的大军训练有素,福王武王措手不及,地盘很快就丢了大半。

周景翊不用想都知道福王武王现在会怎麽骂他,福王武王等人也的确差点被气得吐血。

“个王八蛋!怪不得,怪不得他不愿意和我们合作,原来他打的是这个主意!”

“前有狼後有虎,我们现在该怎麽办?”最可恨的是元凯都没能攻下他们,他们後方却被周景翊给偷家了,一想到他们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就这麽没了,简直气得头脑发晕。

“这个周景翊不简单啊,他那些大军把我们打得简直没有还手之力!”有人恨恨道。

然而,几个人商量了许久,都没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出来,他们已经被前後都包围住了,此时要麽向一方投降与他们合作去攻打另一方,要麽就是拼死抵抗最後被两方夹击而死,至于同时打赢两方根本不可能,单单元凯这一方就已经让他们招架不住了,现在又加上周景翊,腹背受敌,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除非有人能让他们退兵!”衆人沉默,如果能让他们退兵他们也不用急成这样了。

周景翊并不打算赶尽杀绝,在占下他们三分之一的地盘後就派人给他们送了招降书,只要投降,便可以既往不咎,以礼相待。

短短几天,周家军就已经显现出了远超其他人的实力,无论是武器还是士兵的战斗能力都不是福王等人能比的。

周景翊等了三天,只等到了其中一个小势力的投降书,福王武王仍旧不肯投降,他也不在乎,继续让大军前进,所到之处,不犯百姓,只占地盘,普通士兵投降者皆不杀,这个决策也为周家军赢得了更多的声誉,至少人们都知道,周家军并不是残暴嗜血之徒,就连百姓一开始担心己方落败後他们会沦为敌人虐待施暴的俘虏这件事也根本没有发生,老百姓彻底放心下来,对周家军也没有那麽排斥了。

尤其是那些先前被地主官僚残害压迫的百姓,周家军进来後,那些残害了人命的地主官阀立马被斩杀,威慑过後再也没人敢明目张胆的欺负他们了,百姓亲眼见到这些事情後对周家军的态度立马转变了,甚至对周家军的到来极为欢迎。

士兵们投降的比例也很多,在知道周家军不会斩杀俘虏後,这些士兵对投降也没了多少心理负担,甚至他们其中很多人都不是自愿参军的,对福王武王当然没有多少忠心,只奉行一个道理,那就是保命为上,所以周家军很快就看到了一个景象,那就是他们都还没怎麽开始打呢,敌人就预估了下实力,立马投降了,导致他们根本没有多少用武之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