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年代文里的白月光男配21
又是一年秋收时节,李家村再次迎来大丰收,不止李家村,周围去年知道李家村买了化肥後粮食增産的村子在今年也跟风多多少少买了十几袋化肥,而这些化肥在粮食收获後,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用了化肥的土地收成比去年至少增加了一两成,照顾得好的收获得更多。
但要说哪个村子最丰收,无疑是李家村了,李家村凭着去年年底长成的十八头猪,不仅还完了养猪场和化肥厂的债,向村民借的粮食也都还完了,还剩了一些猪肉也卖了出去,大队部的资金比往年要充足多了,这笔钱也没有分给村民,而是用来购置了不少农具,更新了原来快要坏掉的农具,还买了一头牛用来耕地,在这些东西的加成下,李家村的土地産生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除此之外,这一年,李家村又从养猪场带回来了四十头猪,有这四十头猪的底气,他们又从化肥厂买了四十袋化肥,有了种种便利和这四十袋化肥撒下去,李家村地里的收成自然更好了,这等好的收成就连村子里的老人都感叹说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一亩地能有这麽多粮食,人们只要一想到年尾他们每家每户能分到的粮食,个个都喜笑颜开。
这一年多的时间,李家村的变化很大,头一年先是土地增産,养大了那十几头大肥猪,如果说一开始,就算他们相信大队部,相信李富兴,但在没见到成果前,心里总是有一丝担心的,不过在随着猪越长越大,越长越肥,这缕担心也慢慢变淡了,再等到终于可以分猪肉後,每家借出粮食的人看到自家分到的十几斤有的甚至是二十斤猪肉,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那一年的春节,李家村整个村子都飘满了肉香,几乎家家户户那几天都在吃肉,个个吃得面色红润,笑容满面,过年走亲戚的时候甚至可以提着猪肉去送礼,那些亲戚无不高看一眼,对他们羡慕极了,一个个的面子底气全都有了,以往他们李家村的人都是最贫穷最寒酸的那一个,如今可是人人羡慕李家村的人了,附近哪个村子能有十几斤猪肉分给每家每户啊,也就李家村独树一帜。
当然在这番高调的炫耀之下,李家村的一直费力保守的秘密是保守不住了,总有人忍不住泄密了,不过这时候的李家村已经不怕了,他们明年可是要养好几十头的猪呢,其他村子可养不起,所以他们还是可以保持优势的。
而在尝到甜头後,等到第二年李家村要养四十头猪的消息一出,整个李家村已经没有人反对了,他们举双手赞同,甚至还觉得养少了呢,一个个的喊着他们村完全可以养个百八十头的,一点都不多,不过唐景翊还是估计着李家村的整体实力定下了这个数额,而且一下子养得多了也未必是好事,他们从来没有养过这麽多猪,没有足够的经验,猪一多就容易生病,万一出了什麽问题,一百头猪的损失李家村承受不起,这个数量就刚刚好,万一失败了,他们还有重头再来的机会,所以还是一点点扩大养殖量的好。
不仅如此,去年年末唐景翊去市里还领了一些程序不太复杂但是很浪费时间的活回来,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轮得到他们来干,就这他们还谈了很久才谈下来的,虽然工价很便宜,但是村里人也赚到了一些钱,家家户户的日子都变得更好了。
今年开始,手里已经有一些钱的李家村开始建起了猪肉附加品工厂,主要加工腊肉丶腊肠丶扣肉之类的猪肉再加産品,可以保存的时间更长,同时也可以销往城里市里甚至是外地,而这也是彼时早已成为李家村干部一员的唐景翊所提议的。
至于原材料,就更不必担心了,如今附近几个村子都跟风养起了猪,这些村子里的肥猪未来都是加工厂的原材料供应来源。
可是,在加工厂基本建设完成,秋收还未结束之际,高考突然宣布恢复了,高考恢复的消息顿时在全国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李家村也不例外。
消息传到知青点时,所有人都愣了许久,随後几个知青喜极而泣,震惊丶激动,他们彷佛又重拾了希望,可有些特别的是此时他们的心情都十分复杂,原以为他们这辈子再也回不了城,他们都已经对此不抱希望了,可没想到就在他们慢慢在李家村做出成绩,准备扎根在这里的时候高考竟然突然恢复了,而这也意味着他们有机会回城了!
高考恢复的消息对其他知青来说或许是黑暗中唯一的一束光,但其实,对于李家村的知青来说,有点不一样,因为李家村的日子越来越好,而陈勇杨开等人在唐景翊的鼓励下也早就重拾奋斗之心,李家村能变成今天这样唐景翊是在其中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每一个知青也都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也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今他们早就不再是麻木的混日子了,他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那一条路子,如今李家村的账目越来越复杂,老会计精力不足,细心的陆诗成了李家村的另一个会计,其他的,有的负责扫盲班,有的进入李家村的小学成为老师,也有的组织村里人建设工厂,基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这些工作虽然也很累,可是他们内心是充实的,看到李家村在他们的手里变得越来越好,他们的眼睛也越来越亮,因为此时的他们心里是满足的,他们的付出也是有意义的。
而李家村的村民和知青的关系也産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家村不再漠视和敌对知青们,反倒对知青们充满了感激和敬佩,他们早就从心底里接纳了他们,原来他们以为知青到他们李家村啥好处都没有,反而要他们把粮食分出去一些,现在这个想法早就改变了,知青们有文化,有能力,之前只是没用到对的的地方罢了,其实知青们比他们强多了。
他们一直以为他们会在唐景翊等知青们的带领下,李家村可以发展得越来越好,现在都已经开始建工厂了,这可是他们李家村自己的厂子啊,城里那麽多城里人想要成为工人都没成功,可他们李家村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厂子,等厂子开工,或许未来每家每户都能成为工人呢。
可是,如今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不止知青们心情复杂,村民们心情同样很复杂,同时心里还升腾起了一些不舍的情感。
是的,不舍,这麽长时间,他们早就把知青当成了他们李家村的一员,如今突然得知知青们可能要离开了,其中纵然有害怕知青们离去李家村这一摊子事没人管的成分在,可是这份感情也确实是真挚的,这份不舍也是真的。
李富兴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後坐在椅子上呆愣了许久,良久,才深深叹了一口气,一切都是天意啊!
不早不晚,偏偏在李家村这个最关键的时候宣布恢复高考,他们如今的厂子才初见雏形,还没开工,等唐景翊等人一走,李富兴扪心自问,他还真没那个本事能保证厂子能顺利开下来。
而且就算是顺利开工了,之後呢?加工出来的东西卖给谁?能不能收到钱?总不能一直堆积着吧?可这样厂子最後还是开不下去得关门。
李富兴想了想,如果真的走到那一步,他也只能将厂子关掉,老老实实的养猪了,虽然单单养猪的话他们只能赚一点卖新鲜猪肉的钱,风险还很高,但现在的日子已经比过去好很多了。
他当然也有想在李家村开一个工厂的野心,到时候李家村在整个庐江县都可以傲视群雄,听起来就让人心潮澎湃,以前是不敢想的,可是在唐景翊提出来後如今厂子又差不多建好,他就有一些想法和信心了,但那是唐景翊他们还在李家村的前提下,不可否认,李家村如今能这麽好大部分真的是唐景翊带领的效果,以前他们哪里能想得到这麽做呢。
哪怕他比唐景翊大了这麽多,可现在他对唐景翊是彻底服气了,如果唐景翊等人不在,只怕他们又要如同一群无头苍蝇一样,茫然得不知道做什麽了。
他们村子里的人文化程度基本都不高,很多在扫盲班没开之前大字都不识一个,还是後来才进扫盲班认了字,好在现在这一辈的年轻小孩很多都上学了念书了,可是他们还年轻,而且都没有管理一家厂子的经验,到时候管得不好反倒会害了他们,所以及时止损是最好的选择。
虽然不舍,但李富兴还是努力想到了後路,其实作为李家村的大队长,他完全可以不给知青们开证明,把他们留在李家村,其他村子有些已经和村里人结婚了的知青那些家庭他们不想让那些知青离开,不想被抛家弃子就是这麽做的。
不过李富兴从来没想过这麽做,他根本不是那样的人,自然不屑于这麽做,而且他也知道其实知青们参加高考离开这里才是对他们最好的选择,哪怕如今李家村变好了,但还是比不上城里的,在外面,知青们还有更有前途的人生和更广阔的天地。
所以他不会去阻止他们,哪怕是为了这一年多来知青那麽尽心尽力的对他们好他也不会那麽做,他才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