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金链是于若秋当时搭着吊坠一起买的,用的是现代常用的O型链款式。
于若秋提醒,“它能承受几十斤的拉扯力,不用这麽小心。”
掌柜眼中露出一点惊异之色,确认再三,“不会断?”
于若秋,“你可以试试,坏了算我的。”
掌柜的还是不敢上手,于是于若秋自己拿过来用力扯了扯,掌柜的看着她粗糙的手法,顿时又一阵心疼。
他轻咳一声,重新用小秤称了称,道,“这链子做工精致,我可以按五两的银子算给你,活当三两。”
于若秋不是好糊弄的人,看掌柜的表现就知道这条链子价值不会低,动手就要拿回去。
掌柜的忙拦了,“八两,您上其他当铺也是这个价,您可以打听打听,这临城,我们孙家当铺是最良心的了。”
于若秋仔细瞧了瞧他的表情,道,“十两。”
掌柜露出心疼的表情,心头明白这还是赚的,盘算了两回,咬牙道,“成,就十两,死当。”
于若秋点点头。
链子和吊坠一样,每日空间刷新,她都会取出来存着,还有很多。不过目前她需要的钱够了,暂时没有换银子的打算。
掌柜的又仔细看了会链子,问,“这跟吊坠是一块的?”
于若秋应是。
她让掌柜的帮她将二两银子兑开,又兑了点铜板,买小物方便支用。
她拿出来的金子纯度高,掌柜的忍不住问了句,“可还有需要换的?”
于若秋摇了摇头。
她衣着普通,掌柜的没报多大期望,见状喊了人送客。
银子压在了背着冬冬的背带内,临城很大,她跟掌柜的打听了寻常百姓买日常用品的一条街,往那处走去。
身上带的银子不算少,于若秋中途没有耽搁,先进了一家瞧着热闹的衣铺。
她身上的衣服已经快不能穿了,这时候买布做衣裳的多,买成衣的少。她急着用,没纠结那个价钱。
何况,对她来说,古代的货币于她十分陌生,没有多少概念。这些银子算是白得的,买起东西来不心疼。
人少的铺子清静,但人多有人多的理,这一整条街不止一家衣铺,若是一遍遍逛下来,得耽搁不少时辰。
她需要买的东西不少。
店铺老板娘正在给客人看料子,小二一直笑脸相迎的接待,看到于若秋进门,即便她穿的破破烂烂,同样一脸热情,“客人需要些什麽?”
于若秋,“买两身成衣,小孩的也买两套。”
她打算先买上两套换洗的,其他再慢慢填补。
小二一听,脸上的笑容更真切了两分,“您这边请嘞。”
铺子瞧着人多,大多却是来看布买布的,买成衣的几乎没有,成衣的柜台前没有门口拥挤,显得清静许多。
于若秋按着自己的身材,挑了两身不起眼耐脏的,又给冬冬挑了两身。
想了想,又让拿了匹细棉布和绢布来,做内衣或者内裤都成。
这些店铺没有卖的,都是自个在家做。
正好可以给冬冬做几个尿布。
小孩的肚兜这里有卖,直接买上两个替换的就成。
她买的成衣是便宜的麻布,大人的是300文一套,小孩的180文,绢布六尺,大概两米的长度,这个贵一些,一尺是80文,棉布多买了一些,半匹,一尺50文。
抹了个零,统共2两四钱银子,多送了她两块手帕。
于若秋了解过,这时候的粗粮是7文钱一斤,细粮13文,猪肉15文,这麽算起来,布在寻常生活中,算是比较昂贵的生活品,不到穿到不能再穿的地步,不会轻易添置。
付完钱,小二又送了她一块包袱皮,这些布包起来,背在身上不怎麽重,她直接背着就走了。
一般衣铺没有试穿和更换的小间,若是不合适,可以拿来换。
不过那都是良心的店铺,做的本地人生意,一些店铺奉行售出概不退换,这家的小二在她离开时倒是说过,不合适可以拿上衣服让店铺的绣娘帮着改一改。
买完衣服,接下来就是买铺盖被褥。
家具不急,听说村里一般都会有做工的木匠,到时候让帮着打几个能用的就成,这边买了带回去不方便,夏天没到一定要睡床的地步,将就几天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