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市确实开始散了,但也有不少没卖完的小贩仍留在原地,想着能卖一点是一点。
于若秋从不缺时鲜的蔬菜,村里收了菜,想换钱的都上她铺子卖,连带着家里的夥食都包揽了。
她看到一个卖藕的小贩,见剩下的还有不少,全包了。
村里不种藕,于若秋还是第一次看到有卖这些的,多问了两句。
那小贩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五一十说了个清楚。
于若秋问,“有没有种菱。”
小贩来自偏远的山村,那地方更靠南边,再过去属于另一座州府了。
小贩连连点头,“有有。”
于若秋,“你们若是愿意,可以将这些都送我铺子里,就在另一条街上,名字叫四季小铺,你过去瞧一眼就能看见了。”
小贩惊喜,“当真?!”
于若秋点头,“送多少都收。”
小贩当即说,他们村里还有不少,过两日就送来。
路途遥远,他回去都得走上一天,两日是很赶了。
于若秋没说什麽。
村t民想要赚钱,自然是不愁辛苦。
走远了些,宋云淮问,“买这个做什麽?”
于若秋,“可以做藕盒,就跟我上次做的茄盒差不多,口感会更脆些,送多了不愁,能卖的。”
回去时买了卤鸭,又买了些其他的菜,冬冬午饭直接啃了个鸭腿,饭剩了一小半。
宋云淮见状直接将冬冬碗里剩的饭吃了,一点没浪费。
。
今年中秋,院子里还是他们五个人一块过节。
城内不少效仿于若秋的做法出了肉馅和蛋黄馅的月饼,店铺内肉月饼的销量却仍好得出奇,她在店内帮忙,直忙到了歇业的时间。
关了店,夥计掌柜们一人分了十个月饼,算是中秋的节礼。
于若秋也拿了十个回家,一人两个正好够分。
冬冬胃口小,一半肉月饼,一半蛋黄月饼,再吃些饭食,已经饱了,剩下的都归宋云淮解决。
李婶和李娟与他们相处融洽了些,却仍是拘谨,吃过去了厨房。见冬冬困了,李婶又抱了冬冬先去洗漱。
院内只剩下了她和宋云淮两人。
高空无云,中秋的月明皎洁,不需要点灯依然能清晰照出对面人的五官面貌。
屋内传来冬冬童言的稚声,不一会又渐渐落下去,她回头,对上了宋云淮黑亮深邃的眸光。
顿了顿,于若秋低头捡起桌上的橘子吃了一瓣。
宋云淮出声,“于老板。”
于若秋轻声,“嗯。”
宋云淮的声音低了些,许是担心吵到了冬冬,或是旁人听了去,带上几分的柔和,“我想与你做真正的夫妻,可好?”
于若秋擡起头,没有避开他的目光,直言,“我只会有冬冬一个孩子。”
宋云淮看着她,轻轻笑了下,“那便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