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 第67章 自己送上门了(第1页)

第67章 自己送上门了(第1页)

常茂见朱雄英过来也很兴奋,但他没急着回话,而是指着西边军营外说:“外面来了不少大宋官员。”

“大多是附近县城派来的代表。有人来时被中央军拦住,我刚回来就打听了一下。”

“有些人想加入咱们军,另一些想请咱们去他们县城剿灭蒙古残部!”

朱雄英听后冷笑了声:“哈哈!这些官员想多了,大概觉得咱们是从南方来的义军吧。”

“你去安排人把他们全打发走。大宋的事与我们无关,只要早点完成健康城任务就行。”

常茂赶紧行礼应下。其实他早料到朱雄英会这么说,过来只是请示一下,这种大事他不敢擅自决定。

朱雄英挥挥手:“这种事让下面人处理就好,舅舅你也跟我一起想想怎么渡江。”

常茂点头:“我去安排。”

刚要出门招呼中央军,朱雄英拦住说:“别急,也没必要现在就直接拒绝他们。”

“咱们现在缺船,可以跟官员商量下,请他们找些船过来。”

常茂一听眼睛一亮。这招真好,原来这些官员都不知道咱们的真实身份,还以为咱们是南方调来的义军呢。

都想争着要把咱们请去,帮他们剿灭城里的蒙古军。

而且他们现在也见识到了中央军的强大实力,对中央军充满信心。

为了请中央军过来,他们肯定会付出很大代价。到时候运输的事会轻松不少。

朱雄英的计划一出,常茂马上让手下将军去打招呼了。

事情差不多解决时,朱雄英说:"现在可以聊聊船只的事了!"

常茂认真回应:"这次行动不太顺利,只带回了三十条小船。想把十万大军全送到对岸,难度不小。"

朱雄英皱眉:"怎么回事?怎么这么少?这次我们缴获了不少银子,难道渔民都不想要钱?"

他对这次行动早有预估。蒙军与宋水军曾在长江激战,他知道民间船只受了影响。如果常茂带回来的船少,他能理解。

但他没想到只有三十条小船,这不合常理。就算民间力量受损,也不至于连一条稍大的船都没有。

长江里那么多渔民,附近还有几个大淡水湖,普通百姓身边虽没大船,但周围有不少漕运帮派,他们常年在长江跑船谋生,朝廷征调也不可能把所有船都拿走,仗打完还得还回去。所以他觉得这三十条船很不对劲。

见朱雄英疑惑,常茂无奈解释:"我真的尽力了,很多地方都找过。确实没船了。当初蒙宋开战时,两边大军都向百姓征调船只。后来战争升级,百姓手里稍大的船都被征用了。后来宋水军又被蒙古人一把火烧光,损失惨重。那些船就这么浪费了。"

朱雄英点头,他也看过这段历史。来这个时代前,他查阅过相关战争信息。

最初,大宋能挡住蒙古进攻,靠的是水军的强大实力。长江水面宽广,水流又急,这道天然屏障拦住了北方蒙古大军。

蒙古当年攻打襄阳,正是为了准备这场水战。襄阳的地势很特别,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易守难攻。一般部队都不会直接攻襄阳,因为要打下来得付出巨大代价。

但对蒙古人来说,攻襄阳是必须的。长江天险横在那里,挡住了他们的路。想打败宋朝,首先要解决渡河问题,至少得过了长江才能开战。

蒙古有几十万大军,要渡河就得准备大量船只。当时的蒙古水军虽强,但那些船大多是后来宋朝投降后归顺的。开始时蒙古根本没有这种能力,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攻襄阳。

因为襄阳旁边就是长江支流汉江,拿下襄阳后,蒙古接下来的战斗就会轻松很多。首先可以轻松渡江,把所有兵力都运过来;其次可以从容沿江而下,随时袭击下游城市。

当时船基本靠人力,逆水行船非常艰难,速度极慢。但顺流而下就很快。李白诗里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顺江而下确实能快速抵达下游城市。

如果蒙古占了襄阳,就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宋朝都城临安也在长江下游,拿下襄阳就能随时威胁临安。襄阳失陷后,双方都在抓紧筹备水战船只。

皇上,这船的事怎么整呢?

常茂是大军的头儿,他当然明白船对眼下这支军队有多关键。可这事他压根没办好,心里挺不是滋味。

其实两边都一样,打仗嘛,谁都晓得这仗打完,以后的局面肯定不一样。所以那时候拉船的时候,两边都费了好大劲。

民间能瞧见的船,差不多都被收光了。后来大宋那边的大船全烧了,长江边上就没船了。朱雄英看着这情况,表面上什么也没说,但心里明白,老百姓手里肯定还有船。

老百姓那会可机灵了,上面有政策,下面就有办法绕开。朝廷要是逼得紧,他们肯定得想办法把船藏起来。仔细找找,应该能在他们那里找到几艘稍大的船。

朱雄英觉得,要是真熟悉这一带的情况,一定能挖出来这些船。可惜常茂是个外来的,对江边的事不太熟。而且当时他也搜寻得范围不大,一时半会也顾不上。

按道理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赶紧过江去文州府,可中央军又没船。不分散兵力去找,根本没法过江。朱雄英心里很纠结:要么在这耗着,要么绕远路从襄阳过江,但这都不太合理。与其这么折腾,不如直奔健康城算了。

就在朱雄英犹豫的时候,附近的县官们来了,给局势带来转机。这些县官和乡绅对自己县里的事了如指掌,谁家有钱,谁家有粮,他们都门儿清。说不定那些大船就在这些官员手里。

常茂也意识到问题解决了,但他还是有点尴尬。

他其实也很紧张,就因为他一个小小的失误,差点让整个大军没法过江。

朱雄英只是笑了一下:"不是已经解决了吗?"

听见这话,常茂愣住了,然后才明白过来:"你是说那些乡绅?"

"难道他们真能找到船?"

朱雄英点点头,认真地说:"民间肯定有大船存在,关键看你能不能拿到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