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墙下的老百姓们发现,这次红墙上从左到右一共张贴了三张红榜。
老百姓中,不识字的人居多。一位老汉请求旁边书生模样的年轻人,“这位小哥,能帮忙念一念三张红榜都写的啥吗?”
“可以的。”年轻书生便开始念红榜上的内容。
底下的老百姓们都认真地听着。
在年轻书生的解释下,老百姓们听懂了,三张红榜都是招人的。
第一张是郡守吕德胜招门客幕僚,第二张是官府这边招人,招的是文书以及夫子,第三张是辽东商会招聘人才。
“上头说了,有意者可报名,报名后需要考试,会择优录取。”
不少老百姓望洋兴叹,这次招的都是读书人,还是得送娃去读书啊。
“上面没写薪资待遇啊。”
“用不着写吧,我们村村长的儿子有幸进了辽东商会,待遇福利那叫一个好呢。上面招的人,给的薪资待遇肯定不会差的。”
要死一起死
周渤也在底下看榜。
江一舟问,“周兄,你想去哪里?”
两人是这几日认识的,接触之后,觉得对方颇对自己脾胃,称得上是一见如故。
周渤回道,“我想去官府当个文书。江兄,你呢?”他本身就是个状师,去衙门是对口的。
江一舟犹豫了一下,道,“我想去郡守府当一个门客。”他知道官府的活多,以他过目不忘之能,去了官府,肯定要干很多活的。去当吕大人的门客幕僚,活应该少点吧?
“挺好的。”周渤尊重他的选择。
这样的对话,在红墙红榜下时有发生。
三张榜,给了有能力有才华的人三个选择。
对于普通人来说,三个都是极好的机会。
郡守吕德胜招门客幕僚,更像是对官府招人的一个补充。那些本身有能力,但身份上或者别处有所缺陷,没办法通过官府方面的要求,成为正式的官吏的,转头努力成为吕大人的门客幕僚也是极好的。
但每个人只能报一处,因为这三处考试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多点报名也没用。
这不,考试尚未开始,所有有意就职的人就面临了第一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取舍。而要做好这个决断,他们需要对自我有着清晰的认知。
顾二回南地了,在与嵇大少谈话的第二天。
而嵇大少在心腹管家的建议下,决定随顾二一起回南地。
在回去前,嵇大少把剩下的银子一骨碌交给了伍仁,让他看着帮他们嵇氏投,就急匆匆追人去了。
伍仁拿着钥匙打开嵇大少定的天字号房间,看到满箱的金银,他的人清点了一下,大概有五六万之数。
伍仁就笑了,瞧瞧,什么叫信任,这就叫信任。嵇大少和顾二一对比,高下立判。嵇大少如此信任他们,他们也不会让他输。
长安,皇宫
皇帝宋墨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张献和左安民伴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