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夏辰找来小百合几人,商议这边的未来规划。
197o到1985期间,正是日本经济快腾飞的时代。
一方面,南边的战争,让美国不得不依赖日本的工业基础。
这让日本没有参与战争,就分到了战争带来的红利。
另一方面,也是他们采取了非常恰当的货币政策。
197o年至1985年期间,稳定经济变成了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并根据日元汇率变化来调整货币政策。
进入8o年代,为了维持日本经济奇迹,日本政府长期采取低利率和低汇率政策实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1981-1985年间,日本银行贴现率一直维持在5-6%的水平上。1985年广场协议以前,尽管日元升值,但是幅度并不是很大。
当然,这也少不了教育上的重视。
因为他们这里资源短缺,国土面积狭小,农业也不达。
根据自身情况,他们不得不大力投入科技教育。
建立高科技产业链,大力培养各方面的科技人才,重视展创新。
同时也不断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借助这个机会,有太多可以做的事。
其实,如今的夏氏集团,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香港本部就不用多说了,掌控着整个东南亚的市场,同时也是生产地,资源所在地,房地产集中地。
第二部分,就是西方英法两国那边的部分。那边主要是销售各种产品,掌控西方的通讯。
在西方,像是通讯这种对于国家都相当重要的组成,自然不可能掌控在外国人手中。
所以,由艾琳娜,凯特琳牵头成立的公司,就更加方便行事。
反正到头来,财富还是转移到夏家。
同样的道理,在日本这边,以后自然是要有另一个独立的分部。
从表面来看,这三个分部只是有一些合作,并没有直接联系,还是各自本国的企业。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这还是很有必要的。
相比于一家独大,世界第一。
夏辰更喜欢做个幕后老六,第一是谁他不在乎,他更想将来,除了第一,二三四五六七,都是他的。
最好,将来各国的第一流的集团企业,都有夏辰在幕后。
所以,虽然日本这边的集团,现在规模还很小,也不怎么起眼。
但夏辰对这边得规划,还是很宏大的,对小百合等人的期望也很高。
当然,这边的人手也越来越多,各方面的人才还是很紧缺的。
夏辰也不断的从香港往这边派人,有负责组织管理的,有负责安保的,有负责对外贸易的。
毕竟,这群女生再怎么优秀,也不过是一群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
夏辰开口先表扬了一下这群各方面都很卖力的女孩子:小百合,绘里纱,还有里慧,你们都表现的很好。
最近这边的公司展,我也都看在眼里。现在东京能有这么多服装箱包专卖店,还有连锁市,居酒屋等,都是你们努力付出的结果。
你们这么努力上进,非常值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