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聊的差不多了,夏辰才开口道:张站长,你带我去附近的乡镇上看看,最好是有拖拉机的地方,我实地看一下这些拖拉机的工作环境。
张站长也是点头答应,随后又跟他的上级田福军请示了一下,田福军直接拍了一辆吉普车,带着他们去乡下。
这里是黄原市,即便是市里,也都是黄土路,走到哪里,都是一幅尘土飞扬的景象。
黄原市位于延河与南川河在中心交汇之处,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相映,东关、南关尽在眼底。
这里的耕地,大多数也是高低不平的坡地,层层叠叠的梯田,这一部分是比较平整的平地。
夏辰只带了一个技术员下乡,其他的技术员被他打给了农机站,让他们帮助当地修理农机,统计那些农用机械最常出现的问题,并做好整理笔记。
张站长也只带了一个人,再加上司机,一共五个人,一路坐着吉普车,到了一处乡镇。
这处乡镇靠近市区,地势相对平坦,土地更加肥沃,生产条件也要好很多,配备的拖拉机等机械也是最多的。
此时正值九月份,玉米,高粱等农作物也即将成熟,农民们也即将开始忙碌,迎来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夏辰等人到了地方以后,也没有跟地方的村干部过多废话,直接找到了两台停放在村里拖拉机。
这两台拖拉机都保护的很好,外面盖着一些破布,用于防尘,各个位置都清理了。
夏辰让人把拖拉机启动,开到旁边的空地上跑两圈,仔细听了一下动机的声音,还有烟囱的喷烟状况,也大概明白了一些问题,随后转头对着随性的小刘叮嘱了一下,让他记录。
来的路上,通过观察这里的环境,夏辰已经知道了拖拉机平常的工作状态,再加上动机的声响,也就明白了一切。
这里空气干燥,常年缺水,拖拉机又经常在尘土飞扬的环境中工作,尤其是夏季还是高温,就很容易磨损机器,增加故障率,大大减少机器的使用寿命。
这些要解决起来也相对简单,只需要在一些关键位置,安装上防尘网,过滤装置就可以了。
比如烟囱,水箱口,档杆防尘套等等。
将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之后,夏辰又到了地里,看了看玉米高粱的长势情况。
估计再过两三天,就该掰玉米了。
夏辰剥开一个玉米棒子看了看,又找来了村里的农民问了下情况,了解了一下大家平常是怎么劳作的,如何播种,如何收割,如何把玉米棒子变成玉米粒,如何重新耕种等等细节问题。
了解完一切,夏辰也不得不感叹,这里农民劳作的方式实在是太过原始,基本全部靠着手工劳作,费时费力,占用了太多时间。
如果要让老百姓真正富裕起来,就必须解放他们的劳动力,缩短农业耕作的时间。
但短时间内又不可能普及农业机械,那就只能想办法制造一些省时省力的小工具了。
比如,手摇式脱粒机,手推式耕地机,手推式玉米播种机。
这些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在任何地理环境下工作,并且使用方便,造价低廉,节省力气。
甚至只要土地不是坚硬,一个半大孩子都能推着这些机械,在田里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