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性情沉稳,向来少言,可自得知那些妖孽天骄的名号与战绩之后,眉宇间便不时浮现出前所未有的凝重之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珑儿虽仍吊儿郎当,笑语不断,但张炀却能察觉出她偶尔陷入沉思时,眼中那抹隐藏不住的忧虑与紧张。
韩猛更是直接,当晚便忍不住在院中踱步不止,低声道:“我若是单独碰上那‘云剑君’或‘铁曜’,三招都未必接得住。”
而子言虽未多言,只在张炀面前静静坐着,但她手中握着茶盏,指尖微颤,终究未能掩去心绪起伏。
最终,张炀只能开口相劝。“你们不必太忧。”
他语气平稳,眼神坚定:“天星宫不是擂台生死战,也并非人人为敌。虽有危机,却也并非绝境。而且就算对上那些妖孽,鹿死谁手还不好说呢。”
一语落下,众人皆是一怔。
张炀话语并不张扬,声音也未拔高,但那份笃定,却仿若青山不动,给了他们内心一丝踏实的依靠。
气氛缓了几分。
此后数月,火灵城意外沉寂了下来。各方势力似乎也在暗中按兵不动,真正的风暴被层层按压在表面之下,一切归于寂静。
而距离天星宫开启之期,亦只剩半年。
时间悄然流转,又是三月。
这日清晨,火灵城突然骚动起来。
张炀尚在静室修行,忽被一道熟悉气息唤出。待他步出院门,便见褚玉宣身披轻纱,立于门前,神色微凝。
“秦州来人了。”她语气难得有些沉重,“此前各方皆未探得半分风声,甚至连我族内情报都未及此事。”
张炀微讶:“大禹皇朝?”
“正是。”褚玉宣轻轻点头,眉宇间浮现一抹不解,“原以为此次天星宫之事与大禹无关,可今日……”
话音未落,远方便有轰鸣声传来。二人连忙走出别院,顺声望去,只见火灵城外的高空中,十余艘灵舟宝船整齐停驻,熠熠灵光交织成一道宏大的天幕,气势之盛,竟隐隐盖过此前八州之威。
城中修士哗然。
无数道目光汇聚而来,坊市之中议论声四起。
“那……那是皇朝徽纹!”
“竟然真是秦州来人!”
“他们竟然也来到火灵城了?此次天星宫一行……莫非还藏有变数?”
而就在这众说纷纭之际,城中便有九道身影自不同方向飞出,皆是火灵城内驻守的九大真君,汇聚而出,迎向秦州来人。
此刻,高空之上,宝船的防护罩缓缓关闭。
只见三道身影自最大那艘宝船前段徐徐踏出,立于虚空之中,静然俯瞰。每一人皆气息内敛,却有种不容置喧的天威自他们身上自然流转。
这三人并未开口,只是淡淡望向飞至半空的九位火灵城真君。
两方并未动用传音法术,也无灵识交缠,只是隔空对视片刻,不知以何种方式交流。
众修眼中,只见那九位真君面露凝色,随即神情各异,有人沉默,有人轻叹,亦有人面露惊疑之色,最终竟不约而同地点头,转身朝宝船飞去。
这一幕令无数观望修士瞠目结舌。
“他们……直接进了秦州的船?”
“这些大真君竟也无一人反驳?”
“那三人到底是什么身份?竟能使九位大真君随之登舟?!”
各方议论未歇,宝船之上却无一丝波澜。
自九位真君进入船内之后,灵舟再未有动静,直至大半日后,夕阳西沉,火霞映天,九位真君方才神色各异地一一离开宝船,未曾回言一句,便各自遁去,仿佛约定好般,不再多言。
而紧接着,那艘如山般巨大的宝船缓缓下沉,逐寸接近地面,直至城门外百丈之处停驻。光辉敛去,舟门开启。
十余道人影自中缓步行出。
为者赫然一名年轻男子,其步履不急不缓,每一步踏出,似皆踩在日月星辉之上,令火灵城中无数修士心神震动,呼吸为之一滞。
他头戴九旒冕,冕旒垂下遮住双目,身披衮服玄衣,玄衣之上,日月在肩,星辰居背,胸前双龙盘绕,火焰与华虫舞动其袖,宗彝纹路隐现其足,整个人宛若一尊从天而降的神明,威仪森严,气场压得人几欲匍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