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无耻家族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对不起我是卧底(第2页)

第二百二十八章 对不起我是卧底(第2页)

&esp;&esp;华银系暂时不将分散的股权集中,不威胁华润在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地位,双方联合施压万科,随时可以夺取万科的控制权。

&esp;&esp;这个形势已经很明显,华润在几年后,迟早还是会失去对万科的控制权,这几年就是华润全力投入华润置地,逐步放弃万科的过渡期。

&esp;&esp;华润和华银系分享了一些真正的大项目,双方合作,分散资金压力,联手挤压竞争对手。

&esp;&esp;如果一切顺利,华银系可以考虑将永泰化工的盘口,逐步让给华润集团,配合华润缔造一个亚洲第一的化工集团。

&esp;&esp;华银系不蠢,不会到处得罪人,却一个盟友不结交。

&esp;&esp;央企都是华银系可以结交的盟友,只要对方愿意合作。

&esp;&esp;人很现实,很势力,企业一样现实,一样势力,强强联合欺负弱者,这是商界永恒不变的上上之策。

&esp;&esp;徐腾看得出俞亮的恐慌,最大的靠山倒戈了,不慌才怪,这是俞亮居中谈判,讨价还价的本钱之一。

&esp;&esp;他抬手示意俞亮总裁自便,可以先离开打个电话,确认一下情况,再和王佦董事长好好协商一下对策。

&esp;&esp;现在的万科还没有十年后的强势,现在的华银系也绝非宝能系那点实力。

&esp;&esp;华银系目前的实力,很明显,连华润都自认不如,都要谈合作第一,何况是万科。

&esp;&esp;徐腾不着急,他慢慢等着,坐在沙滩椅上喝果汁,看一看徐总刚才又发给他的几条短信,谈妥了,华银系在曹妃甸的那45平方公里的土地权益中占13股份,其余23都归属谁谁谁,具体是谁,华银系不问。

&esp;&esp;此外,填海所需的12亿资本都要华银系支付。

&esp;&esp;协议中,徐总还进一步作出退让,谁谁谁成立的三家公司,有权在五年内,以7亿的价格买走华银系持有的13股权。

&esp;&esp;多美好的条款。

&esp;&esp;徐腾给徐总回了一个竖起大拇指的图案。

&esp;&esp;徐总也是坑人的高手,特意给谁谁谁准备了一个肥肉式的条款,彰显华银系的诚意,很大度,这是要坑死对方不商量。

&esp;&esp;一旦对方启动条款,无情无义在先,7亿就将徐家踢出局,以后就算坑死在曹妃甸,也不好意思再怪罪徐家。

&esp;&esp;徐总这么些年也不是白混的,好歹是华银系的理事长和总召集人,招术阴的很。

&esp;&esp;树大招风。

&esp;&esp;华银系过去一直分散运营,有名无形,现在浮出水面,生意也做大到这种规模,光靠内部凝聚成一股绳子,已经无法解决那些棘手的问题,过去这些年积累的关系网也不够了,开始需要结交更强大的盟友。

&esp;&esp;华润、通商、中海油、中交、一汽、上汽……这些央企就是华银系要主动结交的盟友,要交朋友,就要有合作,有共同利益。

&esp;&esp;这是华银系既定的发展路线,唯有这样才能扎根大地,茁壮成长,足以自保。

&esp;&esp;按照这个路线图不断扩大朋友圈,再不断扩大自身的实力和产业规模,七八年后,局势变化,正气浩然,谁怕谁就是未知数了。

&esp;&esp;等到那个份上,谁谁谁还重要吗?

&esp;&esp;徐腾躺在沙滩椅上,等待万科方面的回复,一边享受着温暖的深秋海风,给几公里外,正在游轮嬉戏的梅嘉莉发一条短信。

&esp;&esp;他今天本来也准备和几个年轻的富二,一同乘坐游轮出海游玩,刚准备动身就遇到了俞亮。

&esp;&esp;对方急于谈判,徐腾只能搁置行程,陪对方谈一谈。

&esp;&esp;时光一秒一秒的流逝。

&esp;&esp;徐腾既感受不到胜利的喜悦,也感受不到痛苦,只有海风在吹拂,周边的沙滩上人来人往,亚洲湾以前不叫亚洲湾,而叫青皮口,盛产一种青皮海虾。

&esp;&esp;80年代的渔民在涨潮时扎下渔网,退潮时直接捡取即可,现在哪里还有这种好事。

&esp;&esp;这里的沙滩也不算优美细腻,甚至有点像河沙似的粗糙,海水倒是湛蓝,只因为是在博鳌镇的边缘地带,海滩面积又大,才被开发成度假旅游景区和会展中心。

&esp;&esp;游客大多是外地人。

&esp;&esp;这一片亚洲湾度假会展区的总面积是1400余亩,属于华银系旗下的海南博瑞置地公司,2000年初期就拿了下来,当时只花了一千多万,后续的累计建设投入约有5亿,业绩一般般,回报率并不高,市场估值却在二十亿左右。

&esp;&esp;海南的地产业就是这样,高估值,低回报。

&esp;&esp;即便万科的股价这半个月一直在涨,总市值也没有突破200亿,a股的整体市盈率太低了,这个市值和万科的营业规模、盈利水平完全不相匹配。

&esp;&esp;一个万科,一个pn保险,一个华为,这都是全国优异企业的典范。

&esp;&esp;徐腾脑海里不断盘算着这些事,忽然间,感觉有点累,也感觉华银系正在触及某个极限值,在现有运营能力和关系网的基础上,触及到了天花板。

&esp;&esp;这一两年间,在华银系浮出水面的过程中,几乎每一桩生意都要和各种势力激烈博弈,继续向上发展,未来的博弈会更激烈。

&esp;&esp;这个天花板,新希望、泛海、万向都碰过,在他们的产业链上,继续向上,面对的都是各路最强盛的地方国企龙头和央企,拼不过,只能停滞。

&esp;&esp;或者说,他们主动选择停滞,保全现有的资本等待良机。

&esp;&esp;华银系有点与众不同,这和华银系的资本、历史、积累、机遇有着莫大的关联,但是,这个天花板还是来了。

&esp;&esp;他想着这些事,给身在首都参加曹妃甸立项调研会议的蒋宁远校长,发了一条短信,建议明年二月的年会,重点讨论这件事。

&esp;&esp;“华银系这两年扩展的太快,原有的根基不够深,碰天花板是迟早的事,不急,pn、万科、民生是三个重点项目,冒一点风险是有必要的!”蒋老魔正在开会,没有轮到他发言,回复短信的速度还算快,带着老花镜用电子笔手写输入。

&esp;&esp;科技进步就是这么有趣。

&esp;&esp;蒋老魔是真没办法熟练掌握智能输入法,只能用手写输入。

&esp;&esp;“有些身份还是很重要的,我们正在运作,不急。”蒋宁远连续用了两个“不急”安慰徐腾,暂时还没到一个很危急的时刻,至少有些事,华银系即便遇到麻烦也能用钱摆平,同夺取pn保险、万科地产和民生银行的好处相比,这些麻烦都是值得的,付出的代价和巨额成本也是值得的。

&esp;&esp;徐腾没有继续和蒋宁远聊下去,入股pn、夺取万科的两个决策是华银系联席合伙人的共同表决,徐总、徐妈、蒋宁远、马光源、李达霄、李锦芬……华银系的核心层都投了赞成票。

&esp;&esp;这是2003年的事,徐腾当时还没有成为华银系的联系合伙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