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 > 第309章(第2页)

第309章(第2页)

此话一出,刘瑞与昌平大长公主同时看向憨了吧唧的刘非,眼里写着“这人怎么这么蠢呐!”

刘瑞:“……”他这兄长恍若闯进边牧聚会的哈士奇,真真儿是抽风似的智商上线。

“怎、怎么?我说的不对吗?”刘非被二人的眼神看的头皮发麻,摸摸自己的后脑勺道:“赵佗下放那么多权力,难道不怕寒浞代夏……啊不!是吕嘉代赵,登基为王吗?”

这都一人之下了,为何不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回答刘非的不是欲言又止的昌平大长公主,而是下手的周翁主:“表兄,南越里有二十万秦人后代呢!而且他们大多掌握着汉越交接的军事重地与工业技术。”

“吕嘉要是篡位称帝了,这群秦人真能服他?”

一旁的翁主夫婿也适时补充道:“即便没有二十万秦人,南越境内的君长也不会轻易服他。”

“为啥?”刘非的表情更困惑了:“比起秦人,他们不更应该支持南越人吗?”

“师夷长技以制夷。”刘瑞算是明白先帝为何把刘非的候选位推到刘发的后头。

是的,你没听错,先帝在时曾与刘瑞坦诚地聊过继承顺利。

彼时还没子以母贵的说法。

甚至在先秦之时,曾有国将太子除外的所有公子归为庶子,所以在薄情寡义的刘启这儿,儿子们能继承皇位的唯一要求就是能耐。

至于外家是否能干,阿母是否得宠,那都只是锦上添花的小事,算不得重要考量。

“如若无你,便是刘发继承大统,然后才是刘非和栗姬的儿子。”

“刘发?”刘瑞从未料到在阿父心里,这个由唐姬所出的低调兄长居然会是仅次于己的皇位继承人。

不过看刘发在历史上的评价,以及其有刘秀那样不科学的后代。

只能说老子终归是老子,看人的眼光就没错过。

“刘发不蠢,唐姬不坏。虽不能为千古圣君,但也能得文帝三分。”

“至于刘非……他倒是个敢战的皇帝,可有勇无谋。即便是有贤臣辅政,也只是个好战的秦武王。”

“至于你的好大兄与栗姬的其他儿子……”

刘启脸上浮出一抹病态的嫣红,讽刺味十足道:“连栗姬那种蠢货都不敢反驳的庸子,岂能继承大汉皇位?”

“不过栗姬的儿子庸弱归庸弱,但也是行事端正的人。”

剩下的那群歪瓜裂枣要么是胡亥第二,要么是成赵歇第二。

要是刘启必须从中选个太子,他宁可扶梁王当上皇太弟——因为那起码是正常人,不会带着大汉一起彻底玩完。

…………

“人们懂得‘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的道理。可这兄弟也十分亲疏远近的。很多时候,有仇的兄弟比外人更可恨。”

往近的说有勾结匈奴的刘氏族人,往远的说有同属天主教的法兰西为了报复西班牙而与奥斯曼结盟,而成吉思汗所留下的四大汗国更是把“要捅就捅兄弟刀子”贯彻了个十成十,所以才有“内贼比外敌更可恨”的说法。

“很多时候,坏事是得有人做得,但不能由自己人去做。”

赵佗知道吕嘉的权力已无人可敌了吗?

废话,他当然知道。

可是就和李治放任武则天做大,武则天放任来俊臣做大般,吕嘉……亦或是说整个吕家都只是他赵佗的刀子。

害人的事儿由吕嘉去做,新一代的南越人才会忘掉秦人的种种不好,把矛头对向吕嘉及其爪牙,而非赵佗带来的秦将秦兵。

也正因为吕嘉为赵佗做了太多坏事,大汉打着拨乱反正的名号出兵南越时,番禺之外的越人部落才会招降地那么快。而貌似漫长的南越战争撑死也就持续一年,其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赶路上。

“兄长好武,但也要多读《春秋》,多读《左传》。”刘瑞不是刘非的亲兄弟,但是瞧着对方的这副傻白甜样儿,他也不免担心刘非受人摆布。

嗯!历史上的刘非死后也不消停。不仅出了个蒸其庶母,逼奸姊妹的太子,甚至还被淮南王坑了一把,落得个其子国除,被迫自杀的下场。

“陛下可别为难孤了。”刘非也知道他不是个擅使手腕的人,可他一个不用继承关中大位的藩王要啥手腕?等着被皇帝记上心头吗:“读书这事儿,孤怕是没多大指望了,所以还是指望后代吧!”

刘瑞见状,自然不会继续劝说兄长上进。不过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刘非这个不爱读书的居然知道“寒浞代夏”的典故,真是让他小小地吃惊了下:“兄长近期可有复读《楚辞》?”

“什么《楚辞》?”刘非晒笑道:“我连《诗经》都不大喜欢,又怎会读屈子的书?”

“那你怎知道寒浞代夏的事儿?”刘瑞不常微服私访,但也知道民间爱聊的不是那位兴建阿房的始皇帝,就是被《诗经》骂了几百年的桀纣与幽王。不过和后世搞出网庙十哲般,西汉也有文人怀疑桀纣幽王并非昏君,而是作为权力斗争的失败者被污名化了:“人们谈到夏朝,多是讨论商汤灭夏,甚少有人知道大夏有过一段不太光彩的中断期。”

所以从另一方面来看,大夏也和汉朝一样,有过一段起死回生的危险期。然而鉴于大夏不过就两代就有后裔寒浞,加之远古版图太小,少康灭寒后没有迁都,因而没有东夏西夏,算不得中断的王朝。

只要不提政治这种令人头疼的事儿,刘非的大脑都赚得飞快,脸上满是迫不及待的分享欲:“这得归功于陛下的小说写的好,我们江都人都很爱看。”

“噗……“这下不是上座的刘瑞,而是右手边的昌平大长公主先被茶水呛到了:“咳咳……刘非……”

喘过气的昌平大长公主难以控制自己的音量,于是捂嘴尴尬问道:“你一藩王去看……”

瞄一眼上座的皇帝,昌平大长公主也不好说出“你一藩王去看这等小说作甚”,不然就是对陛下的不敬。

同理,关中的读书人把《山鬼》骂了个狗血淋头也难以阻止此书的爆火,以及些闺中女儿照葫芦画瓢地写了些“大逆不道”的小说,甚至在《山鬼》的基础上三创出内部流传的同人文。

和高中女生偷偷传递笔记本上的言情小说如出一辙。

昌平大长公主又不是死人,自然知道关中的勋贵少女因《山鬼》兴起文学热,所以也赶潮流地买来看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