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一定是现了这里的矿脉,而女王和她的爪牙们,绝不允许这种重要的资源掌握在一个华裔贵族手里。
所以,他们伪造了债务,制造了“海难”,甚至不惜除掉所有知情者。
其中也包括那个可怜的老李。
邵庭的指尖微微颤,但很快又恢复冷静。
他迅将土壤恢复原样,示意护卫拿来探照灯,仔细检查周围的地形。
果然,在不远处的河岸边,他现了几处人为挖掘的痕迹,土壤被翻动后又草草掩埋,显然有人试图掩盖什么。
“少爷,要挖开看看吗?”护卫低声问道。
邵庭摇头:“不,现在还不是时候。”
他站起身,目光深沉地望向远处。
如果他的猜测没错,这片土地下很可能埋藏着足以改变整个帝国军火工业的矿脉。
他得好好利用这个现。
但在此之前,他得先想想怎么解决女王的“小麻烦”。
邵庭站在田垄边,指尖摩挲着那块暗灰色的矿石,思绪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现在是年——这个年份在他脑海中烙下深深的印记。
因为就在这一年,《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告终。
香港岛被割让,五口通商,巨额赔款……这些消息漂洋过海传到英国时,在伦敦的华人圈子里掀起了无声的惊涛骇浪。
邵庭记得父亲当时的反应。
那个向来被夸奖优雅克制的菲茨罗伊男爵,第一次在他面前摔碎了茶杯,瓷片飞溅,红茶染红了波斯地毯,像一滩干涸的血迹。
“他们用大炮轰开我们的国门,”父亲的声音颤抖着,手指死死攥着当天的泰晤士报,“就为了继续卖鸦片赚钱……”
那时的邵庭还不太理解父亲的愤怒。
毕竟他从小在英格兰长大,接受当地贵族教育,连中文都说得不甚流利。
但此刻,握着这块沉重的钨矿石,他突然明白了什么。
父亲的死,或许不仅仅是因为矿脉。
远处传来护卫谨慎的咳嗽声,将邵庭的思绪拉回现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收起矿石,示意护卫们靠近。
“你们听说过青龙会吗?”他突然问道。
两个护卫面面相觑。年长些的那个压低声音:“少爷是说那些华人反抗组织?”
邵庭点头。
自从鸦片战争后,海外华人的处境越艰难。
在伦敦的码头区,在利物浦的贫民窟,甚至在上流社会的阴影里,各种反抗组织如同星火般蔓延。
他们有的策划破坏东印度公司的货船,有的暗中刺杀参与鸦片贸易的官员,还有的在窃取英国人的军火技术。
“老李是广东人,”邵庭轻声道,“他来英国三十年,是否和华人社团有联系?”
护卫的脸色变了:“少爷是说老李可能……”
“我不确定。”邵庭打断他,“但女王急着要这批货物,恐怕不只是为了钱。”
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矿石。
钨,这种能让枪管更耐高温的金属,对正在改良武器的反抗组织而言,恐怕比黄金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