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民始元年,黄帝历4339年,西元1642年。
&esp;&esp;新历二月五日,旧历二月十四。
&esp;&esp;赵瀚带着两千亲卫,一部分十曹官员,还有一些女官、中书舍人,从南京出发御驾亲征。
&esp;&esp;郑芝龙归顺之后,海关税收大幅度提高。皇室年度预算,也从十万两银子,直接增加到三十万两。
&esp;&esp;无人提出异议,按照如今的岁入,文官们的底线是给皇室二百万两。如果超过二百万两,就会出现财政问题,到时候肯定有不少官员前来劝谏。
&esp;&esp;赵瀚只要三十万两,给足了文官面子,他打算明年再涨到五十万。
&esp;&esp;循序渐进,各有余地。
&esp;&esp;船队顺着大运河,至淮安改走淮河,一路来到徐州城。
&esp;&esp;大同军第一师师长费如鹤、徐州知州陈邦彦,各领手下出城迎接御驾。
&esp;&esp;陈邦彦是岭南三忠之首,赵瀚刚打下广东时,这位先生还扭捏不愿做官。但是,一直坚持给地方官写信,提出治理广东的各种可行性建议。
&esp;&esp;如此一年之后,广东各级官员,纷纷举荐陈邦彦做官,皆言此人是治理民政的大才。
&esp;&esp;吏部(当时还叫吏选司)派遣专人去调查,发现情况属实,最终汇报到赵瀚面前。
&esp;&esp;只有皇帝,可以超擢提拔官员!
&esp;&esp;赵瀚看了各种调查资料,也觉得这人不做官可惜了。于是亲自下令征辟,陈邦彦欢欢喜喜奉命出山,第一个职务便是做知县。
&esp;&esp;同乡好友问:“公欲为大明忠臣,何故大明未亡,便做了新朝知县?”
&esp;&esp;陈邦彦说道:“鼎革之时,不可拘泥于此,当以黎民百姓为重。吾建言献策数十条,皆被新朝采纳,广东已欣欣向荣。都督(赵瀚)既然征辟,何吝老朽之躯,施善政于天下呢?”
&esp;&esp;进城之后,赵瀚没有询问军事,而是问起了民生:“徐州今年气候如何?”
&esp;&esp;陈邦彦面带喜色:“只是二月,却已下了两场春雨。去年冬天也不太冷,而且还有瑞雪。今年徐州的麦子,肯定大丰收!”
&esp;&esp;“如此便好。”赵瀚也很高兴。
&esp;&esp;陈邦彦说道:“徐州本地百姓,皆言大旱数载,天公不作美也。而陛下治理徐州不到两年,去年只是小灾,今年又有春雨,此必为天命所归,苍天亦喜陛下做皇帝。”
&esp;&esp;赵瀚忍不住笑道:“先生也学会奉承话了。”
&esp;&esp;陈邦彦莞尔道:“句句实言,不是拍马屁,陛下真乃天命之主也。”
&esp;&esp;“哈哈哈哈!”赵瀚大笑。
&esp;&esp;赵瀚又扭头看向费如鹤:“前线动了没?”
&esp;&esp;费如鹤回答:“已经出兵河南。”
&esp;&esp;这次赵瀚可谓倾尽全力,不打就不打,要打就来场大的。
&esp;&esp;虽然一直说粮食不够,但挤一挤总是有的。赵瀚动用了十多万部队,二十多万民夫,趁着满清立足未稳,主动出击,至少要占领河南和山东!
&esp;&esp;第一师,费如鹤。驻扎徐州,可防备山东的左良玉,关键时候也能顺河杀进河南。
&esp;&esp;第二师,张铁牛。驻扎沂州,专门打左良玉,同时也可策应山东半岛的黄蜚。必要时刻,走海路直取天津!
&esp;&esp;第三师,李正。驻扎砀山,已攻河南,目标是归德府的虞城。
&esp;&esp;第四师,萧宗显。驻扎亳州,已攻河南,目标是归德府的鹿邑。
&esp;&esp;第五师,江良。驻扎颍州,已攻河南,目标是开封府的沈丘、项城。
&esp;&esp;第六师,江大山。驻扎西平,已攻河南,目标是开封府的郾城。
&esp;&esp;第七师,黄顺。驻扎叶县,已攻河南,目标是开封府的襄城。
&esp;&esp;第八师,刘柱。驻扎南召,已攻河南,目标是汝州的鲁山县(鲁阳关在赵瀚手中,直接出关打仗便是)。
&esp;&esp;第九师,黄幺,正在攻略四川。
&esp;&esp;第十师,刘新宇,正在蚕食广西。
&esp;&esp;第十一师,胡定贵,正在奇袭辽东。
&esp;&esp;另有卢象升的骑兵旅,骁骑兵3000人,龙骑兵2000人。
&esp;&esp;除了第八师、第九师之外,各师皆有2500骑兵,在大决战之时,可以划归卢象升调遣。
&esp;&esp;……
&esp;&esp;如此大规模的调动,不可能瞒得了清军。
&esp;&esp;多尔衮也只能提前出兵,豪格被扔去陕西,跟李自成、罗汝才打仗。洪承畴与多铎,大兵进逼山东,试图强迫左良玉归顺。
&esp;&esp;多尔衮自领二十多万大军,其中包括大量降兵降将,亲自在河南跟大同军作战。
&esp;&esp;山东,德州。
&esp;&esp;驻扎在这里的,是左良玉麾下头号心腹大将李国英。
&esp;&esp;“李将军,只要归顺我大清,便可获封世袭‘阿思哈尼哈番’。”冯铨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