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杨玄诚恳的道:“令人给他找麻烦是有的,可却不会不顾大局。此人一到太平,身边人就重伤两名百姓,喝骂功勋赫赫的太平军为贱狗奴,狗人犯。”
&esp;&esp;“果真?”罗才的眉挑了起来。
&esp;&esp;下面的人怎么可能会事无巨细的把当时的情况汇报上来,罗才只知晓新任县令弃城而逃,但凭着多年吏部的经验,觉得此事并不简单。他只是诈了一下杨玄,本以为杨玄矢口否认,没想到他却坦然承认给新任县令找麻烦。
&esp;&esp;找麻烦和使绊子是两码事。
&esp;&esp;“你能实话实说,老夫很是欣慰。”
&esp;&esp;我还有许多没说……杨玄诚恳的道:“下官惭愧。”
&esp;&esp;“瓦谢来攻可是真的?”
&esp;&esp;“真的。”
&esp;&esp;斩首的首级在那呢,陈州会派人去查验,这个瞒不过人。
&esp;&esp;年轻人虽说有些小错,但瑕不掩瑜……罗才问道:“那你来此是为何?”
&esp;&esp;“为了瓦谢部。”
&esp;&esp;“哦!说说。”
&esp;&esp;“下官在太平时就已针对瓦谢部做了不少准备,各种手段都已齐备,就等着时机一到便灭了瓦谢部。”
&esp;&esp;“可如今下官身不由己。”
&esp;&esp;“你再回太平不合适。”罗才说道:“你可是想举荐谁?”
&esp;&esp;“太平县县丞曹颖。”
&esp;&esp;“是你的人吧?”
&esp;&esp;“举贤不避亲。”
&esp;&esp;呵呵!
&esp;&esp;年轻人急赤白脸的模样啊!
&esp;&esp;罗才不禁恍惚了一瞬,想到了自己当年掀起大案,把县里的官吏几乎一网打尽的岁月。
&esp;&esp;“他接任有何好处?”
&esp;&esp;好处太多了,我的讨逆大业此刻第一个根基就在太平……杨玄说道:“一年灭瓦谢!”
&esp;&esp;三大部罗才自然是知晓的,“三大部一直是北疆的隐患,多年来北疆一直拿他们没办法,你可知信口雌黄的代价?”
&esp;&esp;瓦谢部此刻内部在商人们的作用下不断分化,随着和太平贸易往来的加深,会不会有小部族高喊‘太平、瓦谢是一家人’的口号?
&esp;&esp;杨玄坚毅的道:“一年为期,必灭瓦谢!”
&esp;&esp;“老夫拭目以待!”
&esp;&esp;妥了!
&esp;&esp;杨玄告辞。
&esp;&esp;第二日,梁靖还在等杨玄上门。
&esp;&esp;可杨玄却去了国子监。
&esp;&esp;“他竟然不来?”梁靖的眸中多了些猜疑和阴郁。
&esp;&esp;罗才出现在了朝中。
&esp;&esp;他刚把最近需要调动的官员名册递交上来,中书和门下已经过了一道,今日便是来商议,看看谁会提出质疑。
&esp;&esp;先是高阶官员的审核。
&esp;&esp;高阶官员的任命在事前就已经充分进行了各方利益交换,所以反而是一致通过。
&esp;&esp;接下来的是中下层官员。
&esp;&esp;争执开始出现了。
&esp;&esp;一个多时辰后,皇帝开始打哈欠。
&esp;&esp;“太平县县令……曹颖,此人出身平庸,且履历太过简单……”郑琦皱眉,就差没飙出那个词:幸进之徒!
&esp;&esp;淳于氏此次算是灰头土脸,一家四姓同气连枝,都知晓了些。这些老鬼瞬息就想到了倾轧这个词。
&esp;&esp;淳于间去摘果子被杨玄的人坑了。
&esp;&esp;此刻看到曹颖的名字出现在名册中,郑琦无需问国丈,径直开战。
&esp;&esp;“他适合此职。”罗才简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