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张焕抬头,“如此,便是被打残了。”
&esp;&esp;“没错。”郑远东笑道:“潭州军被打残了,若是今年北辽南征,陈州军就能肆无忌惮的去增援桃县。”
&esp;&esp;北疆的捷报进了朝中和宫中。
&esp;&esp;“周侍郎,令婿此战大捷,看来,陈州刺史,怕是安置不下了。”
&esp;&esp;郑琦看似很欣慰的笑道。
&esp;&esp;可谁都知晓,黄春辉和北疆一干重臣和长安翻脸了。
&esp;&esp;其中就包括了杨玄。
&esp;&esp;这时候提及此事,便是鞭尸。
&esp;&esp;周遵淡淡的道:“郑尚书的意思,边塞的官员将领们,最好万事不管,如此,才是尽职尽责?
&esp;&esp;或是说,郑尚书以为,但凡边塞官员将领立功,皆是有不臣之心?
&esp;&esp;那么,何不如请郑尚书去边塞戍守几年,好生无为而治。希望数年后,还能看到你的骨头!”
&esp;&esp;这话一出,众人都知晓周遵是动怒了。
&esp;&esp;“做事的被人挑刺,不做事,做坏事的,却被交口称赞,这便是你等的心思!这便是你等所谓的忠心耿耿?你等忠心于谁?忠心于哪个家族?”
&esp;&esp;女婿立功了,这让周遵倍感欢喜,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让他不禁想发泄一番积郁多年的怒火。
&esp;&esp;郑琦冷笑,“老夫何尝说过这些?”
&esp;&esp;周勤淡淡的道:“上个月你还在说北疆有人不臣,建言换掉一批官员。这话,不假吧?”
&esp;&esp;郑琦打个哈哈。
&esp;&esp;能做重臣的一个标准就是不要脸!
&esp;&esp;“北辽南征在即,杨玄领军出击潭州,为的是能在大战时增援桃县。一门心思为了大唐,却被你等夹枪带棒的讥讽为不臣。郑琦,要不,便让杨玄来长安,你去为陈州刺史,你,可敢!”
&esp;&esp;周遵冷笑。
&esp;&esp;郑琦冷笑,却不接茬。
&esp;&esp;有人说道:“他去陈州,怕是潭州军会欣喜若狂,残兵也敢出击。”
&esp;&esp;这话缺德带冒烟的,但周遵却听的舒坦。
&esp;&esp;周遵和郑琦的这番交锋传进宫中,没有引发半点涟漪。
&esp;&esp;直至六日后的一个午后,北疆使者打马冲进了长安城。
&esp;&esp;“北辽大军,动了!”
&esp;&esp;朝堂震动!
&esp;&esp;正在梨园和贵妃排演歌舞的皇帝也被震动了。
&esp;&esp;“北辽来袭?”
&esp;&esp;皇帝狐疑的道:“消息可确认过了?”
&esp;&esp;韩石头说道:“镜台那边还没有消息。不过,奴婢以为,这等大事,北疆那边不敢妄言,否则事后陛下雷霆震怒,能令他们肝胆欲裂!”
&esp;&esp;皇帝眯着眼,“黄春辉不臣!”
&esp;&esp;韩石头看了他一眼,知晓有了这句话后,黄春辉的家人以后的日子会备受煎熬。
&esp;&esp;处置不至于,否则北疆军民会离心。但各种磋磨少不了。黄春辉的儿孙也休想出仕。
&esp;&esp;皇帝随即召集臣子们议事。
&esp;&esp;“北疆来报,北疆的密谍发现北辽大军南下。”
&esp;&esp;臣子递上奏疏。
&esp;&esp;皇帝没接,淡淡的道:“消息要确定。”
&esp;&esp;张焕就是个明哲保身的老东西,在南疆时就是如此,回到长安后,更是如此。但凡皇帝的话,他都不敢反对。
&esp;&esp;兵部尚书是最专业的,他不开口,旁人谁敢质疑皇帝的判断?
&esp;&esp;周遵知晓,皇帝这是想等。
&esp;&esp;晾一晾北疆。
&esp;&esp;可这是江山啊!
&esp;&esp;你就不担心北疆大败,北辽马踏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