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黄春辉让杨玄留在桃县,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大战。
&esp;&esp;出了节度使府,杨玄在江存中和张度失望的眼神中,带着人回陈州。
&esp;&esp;他得回去安排一番。
&esp;&esp;出城门时,守城的军士猛地站直身体,“杨使君慢走!”
&esp;&esp;太恭谨了些,让杨玄有些不适应。
&esp;&esp;大战的气氛还不算浓郁,至少北辽的斥候没敢逼近桃县。
&esp;&esp;但路上能看到不少百姓拿着镰刀,或是扛着锄头,背着背篓出行。
&esp;&esp;听到马蹄声,百姓们止步,让开道路。
&esp;&esp;一个老人回头,“是杨使君。”
&esp;&esp;顿时,一张张木然的脸就鲜活了起来。
&esp;&esp;一个年轻人问道:“杨使君,北辽人要来了吗?”
&esp;&esp;杨玄点头,“对,要来了。”
&esp;&esp;他不想哄骗这些百姓,否则当北辽游骑突然出现时,他们会成为第一批军功。
&esp;&esp;众人沉默了一瞬,那个老人问道:“使君,此次……”,他有些尴尬,“能胜吗?”
&esp;&esp;他开了个头,百姓们顿时打开了话匣子。
&esp;&esp;“听闻相公病了,咱们就担心相公的身子,若是撑不住怎么办?”
&esp;&esp;“相公可是我北疆的定海神针啊!”
&esp;&esp;“还有人说北辽来了五十万大军,老天爷,五十万……咱们北疆才十余万人马吧!怎么打得过?”
&esp;&esp;“假的!”杨玄笑道:“五十万,把赫连峰的亵裤当了他也养不起。知道五十万一路人吃马嚼要耗费多少粮草吗?自家想想。别说是北辽,就算是大唐,也发动不起五十万大军的征伐!”
&esp;&esp;五十万大军就是一个黑洞,在后勤保障靠人力畜力的今天,在耕种技术相对落后的今天,五十万大军,能把一个国家拖垮。
&esp;&esp;另一个世界的杨广征伐高句丽,据说是出动了三十多万人马,还没开打,国内就民怨沸腾,埋下了覆灭的种子。
&esp;&esp;五十万……
&esp;&esp;要多少民夫来支持后勤保障?
&esp;&esp;这不是笑话吗?
&esp;&esp;见百姓依旧半信半疑,杨玄说道:“北辽耕种的本事还比不过大唐,他们的存粮也没大唐多,怎么养五十万大军?再有,知晓五十万大军要多少民夫来保障吗?少说一百万以上。”
&esp;&esp;这是往少了说。
&esp;&esp;“真的?”
&esp;&esp;“五十万大军……真的养不起?”
&esp;&esp;那个老人喊道:“都住嘴。”
&esp;&esp;等众人消停后,老人说道:“老夫想起了年轻时和兄长去关中之事,那一路吃用,把家底都掏空了。是呢!两个人尚且如此,五十万大军,能把北辽压垮!北辽真要来五十万大军,那是好事呢!”
&esp;&esp;“是这么回事。”杨玄笑道。
&esp;&esp;村老,乡老……老人协助治理地方。更多的村子里,老人便是主宰。
&esp;&esp;其一他们辈分高,说话有人听;其二他们阅历丰富,经历的事儿多。
&esp;&esp;兴许会保守些,但在大事上,他们能做出最稳妥的决断。
&esp;&esp;杨玄又问了百姓们去作甚,却是去收集食物。
&esp;&esp;夏季,野外有些吃食。听闻大战将起,他们准备去弄些回家。平日里就吃野菜杂粮,等大战起,被封锁后,再吃存粮。
&esp;&esp;这个民族有着丰富的战乱经验,一代代口口相传,让百姓知晓在危机时刻该做什么。
&esp;&esp;这个时候,几乎不用官府来指导……官府实际上并没有他们经验丰富。
&esp;&esp;杨玄又问可是自发的,才知晓是村老,乡老叫人去各处传信,让各家各户出人,赶紧去外面找吃的。
&esp;&esp;一路归途。
&esp;&esp;大战将起,农人们看着地里的庄稼,在盘算时日。
&esp;&esp;百余骑出现在了前方。
&esp;&esp;杨玄勒住战马,看着那些农人蹲在田间地头嘀咕,满面愁容。
&esp;&esp;“告诉他们,赶得上收获。”
&esp;&esp;“我去!”王老二抢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