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是副使推行的学问。”谭进微笑,“这些学问实用。”
&esp;&esp;庄秦摇头,“这学问,能用?”
&esp;&esp;说话间,一个中年男子过来,谭进拱手,“见过李参议。”
&esp;&esp;来人正是杨玄的老班底李文敏。他原先在临安主持教育,杨玄到了桃县后,就把他弄了来。随即安排了个参议的职位,有事儿也能走渠道禀告。
&esp;&esp;“谭文书啊!”
&esp;&esp;谭进也是陈州老人,跟着杨玄到了桃县。
&esp;&esp;李文敏板着脸,“这些是……”
&esp;&esp;谭进说道:“这些乃是今科未中的士子,来我北疆游历。”
&esp;&esp;谭进给士子们介绍,“这位是李参议,负责我北疆文教。”
&esp;&esp;“见过李参议。”
&esp;&esp;众人行礼。
&esp;&esp;李文敏颔首,“诸位既然来了北疆,可走走看看。”
&esp;&esp;庄秦说道:“我等也算是学子,不知北疆这边教的什么力……是何意?”
&esp;&esp;“这是副使的学问,通达天地。”
&esp;&esp;李文敏是个骄傲的人,整个北疆也就服气杨玄一人罢了,就算是刘擎也休想让他低头。
&esp;&esp;这人就是这样,服气了谁之后,就会不知不觉的去维护他。
&esp;&esp;见庄秦等人有些不以为然,李文敏有些不满。
&esp;&esp;可庄秦等人更为不满。
&esp;&esp;对于读书人来说,什么是根本?
&esp;&esp;学问。
&esp;&esp;天下学问多不多?多如牛毛。
&esp;&esp;可科举考来考去,就是那几套典籍。
&esp;&esp;读书人一生不用干别的,钻研那几套典籍就是了。若是能倒背如流,再能理解透彻,就觉得自己的才华通天透地,无所不能。
&esp;&esp;但凡谁学了这几套典籍之外的学问,都会被视为异类。
&esp;&esp;为何?
&esp;&esp;皆因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一生荣辱都系在了那几套典籍之上,自然而然就会维护那几套典籍的无上权威。
&esp;&esp;谁否定了那几套典籍,谁便是在砸咱们的饭碗,在毁咱们的一生。
&esp;&esp;那,便是咱们的生死大敌。
&esp;&esp;庄秦忍不住说道:“咱们读书,终究还是要读那几套典籍!”
&esp;&esp;呵!
&esp;&esp;李文敏呵呵冷笑,“你懂什么?”
&esp;&esp;呃!
&esp;&esp;庄秦等人想过李文敏的各种应对手法,早有手段等着。
&esp;&esp;前面说了,在北疆之外的人看来,北疆便是穷山恶水之地,所以,没人愿意来这旮旯。
&esp;&esp;北疆文教一向也抬不起头,每年科举,北疆过关的人数很是感人。久而久之,在天下读书人的眼中,这里便是教育的荒漠。
&esp;&esp;连带着,北疆的教授什么的,都被人看不起。
&esp;&esp;但没想到的是,李文敏会给他们来个……你懂什么?
&esp;&esp;这是刺果果的打脸。
&esp;&esp;若是杨玄在,会说这才是李文敏的本性。
&esp;&esp;只是自然而发。
&esp;&esp;并无打脸之意……他要打脸也不靠这个,而是靠……学识。
&esp;&esp;毛南生的学问在这群人中最为出色,庄秦给了他一个眼色,毛南生出来,“学生正有疑惑之处,还请先生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