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噗通!
&esp;&esp;焦林一屁股坐在地上。
&esp;&esp;姜星闭上眼睛,嘴巴蠕动。
&esp;&esp;“听听他说什么?”谭籍说道,接着干脆自己走过来,俯身倾听。
&esp;&esp;姜星喃喃的道:“国公……威武!”
&esp;&esp;……
&esp;&esp;朱雀大道的尽头,数十骑策马而立。
&esp;&esp;为首的赵永打出了露布。
&esp;&esp;奋力喊道:“大捷!”
&esp;&esp;晨风吹拂,无数人为之凛然!
&esp;&esp;整个长安城仿佛是凝固住了,那些行人止步,呆呆的看着他们……连风都仿佛避开了这一切,行道树的枝叶纹丝不动。
&esp;&esp;赵永有些发怔。
&esp;&esp;这是一次耀武行动,当众人把军中着名的悍卒名册递给国公时,国公看都不看,说:“我看,让赵永去!”
&esp;&esp;回去后,上官把这话转述出来,瞬间,羡慕的目光就淹没了赵永。
&esp;&esp;这是何等的卷顾啊!
&esp;&esp;赵永发誓,此行就算是把性命丢了,也要让长安看到北疆军的威武。
&esp;&esp;在他的预想中,捷报一至,长安就该沸腾了才是。
&esp;&esp;第一次打下内州,有人说是运气。
&esp;&esp;这一次下坤州,就是对这种言论的反击。
&esp;&esp;坤州一下,意义重大。
&esp;&esp;长安是天下对政治最敏感的地方,这里的百姓随便抓一个出来,不管正确与否,都能扯几句国家大事。
&esp;&esp;可这是怎么了?
&esp;&esp;赵永举起露布,喊道:“北疆大捷……秦国公率军破坤州,击败北辽名将林骏……我北疆,威武!”
&esp;&esp;呼喊在晨风中回荡着。
&esp;&esp;赵永喘息着,看着那些百姓。
&esp;&esp;一个妇人的眼珠子活泛了,面色渐渐红润,然后,喊道:“大捷了!”
&esp;&esp;接着,一个个行人仿佛是活过来的般的,面色红润,神色欢喜。
&esp;&esp;“大捷了!”
&esp;&esp;“北疆威武!”
&esp;&esp;“秦国公威武!”
&esp;&esp;关于北疆军此次北进的消息早就在长安传遍了。
&esp;&esp;别的地方的百姓没事儿就喜欢说些八卦,长安的百姓没事儿却喜欢说些国家大事,或是高官秘闻,甚至是宫闱中不可描述之事……
&esp;&esp;此战的重要性早就被人翻来覆去的说了无数遍,可当捷报传来时,依旧令人狂喜。
&esp;&esp;“竟然胜了?”一个老人哆嗦道:“上次那谁说的,若是此战胜了,以后咱们就无需担忧北辽再度打进来了。”
&esp;&esp;当年大唐刚立国时,北辽数十万铁骑曾大举南下,最近时,距离长安不过数十里。彼时长安震怖,权贵富人们把家产装车,随时准备逃跑。百姓也把那点儿可怜的钱财带在身上,准备跟随那些贵人们跑路。
&esp;&esp;所以,提及大辽,长安人总是会有些不安,担心当年那一幕重演。
&esp;&esp;现在,这个不安消散了。
&esp;&esp;而让这个不安消散的人,却是皇帝和世家门阀口中的杨逆。
&esp;&esp;“是杨逆……”一个衣着华丽的男子骂道。
&esp;&esp;“逆尼玛!”一个男子骂道,然后振臂高呼,“秦国公威武!”
&esp;&esp;“什么逆不逆的,老夫不知晓何为逆,只知晓谁在为大唐做事,谁特娘的在盘剥咱们!”
&esp;&esp;“北疆威武!”
&esp;&esp;“秦国公若是想谋逆,为何要去打北辽?为何招惹这等强大的对手?”
&esp;&esp;是啊!
&esp;&esp;一个用心险恶的逆贼,不说积蓄实力,谋划造反,而是去主动招惹外敌,这是何等的卧槽啊!
&esp;&esp;难道他脑子有问题?
&esp;&esp;脑子有问题的人,能执掌北疆吗?
&esp;&esp;不能!
&esp;&esp;这个从逻辑上说不通。
&esp;&esp;思路再拓展开一些……那么,秦国公为何要打北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