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食盐的获取在当下还是个麻烦事儿。
&esp;&esp;靠海的地方能煮海为盐,而在内陆地区只能靠盐井。大唐西北有盐湖,取用方便,故而大唐食盐价格不高。
&esp;&esp;但离开了盐湖,剩下的只有井盐一条路。
&esp;&esp;井盐主要在西南地区,北疆从未……也未曾仔细找过盐井。
&esp;&esp;此刻去找,显然是临时抱佛脚。
&esp;&esp;锦衣卫的人手发动了,按照杨玄的交代,去北疆各处,以及周边寻找盐井的消息。
&esp;&esp;北方有盐井,只是开采费时费力,最终出盐的价钱比官方食盐的价钱还高,故而舍弃……
&esp;&esp;这是一段记载,被找到后,锦衣卫的人根据作者的籍贯在分析寻找。
&esp;&esp;但北疆内部却出了问题。
&esp;&esp;得知外面开始抢购食盐后,节度使府大怒。
&esp;&esp;“谁泄露出去的?”杨玄问道。
&esp;&esp;“豪商!”赫连燕说道。
&esp;&esp;杨玄端坐在案几后,目光从文上缓缓抬起,看着赫连燕,“谁?”
&esp;&esp;“金顺。”
&esp;&esp;赫连燕微微垂眸。
&esp;&esp;锦衣卫权力很大,故而节度使府中的人看着她都有忌惮之意,甚至有人在背后讥讽她靠着身体获取了权力。
&esp;&esp;但所有人都知晓,权力的尽头在这里。
&esp;&esp;她,只是一个代言人罢了。
&esp;&esp;“金顺,做什么的?”“做的是漆器。”
&esp;&esp;“奢侈品!”
&esp;&esp;杨玄把文搁在案几上,说道:“北疆最近不缺粮食,总有人会吃撑了!”
&esp;&esp;他的眉一挑,赫连燕低头。“是。”
&esp;&esp;随即,赫连燕告退。
&esp;&esp;走出节度使府,赫连燕吩咐道:“如安盯着金顺。”
&esp;&esp;“有数!”如安带着弟子去了。
&esp;&esp;“捷隆去查金顺的生意,但凡一点问题,给我揪出来!”赫连燕杀气腾腾。
&esp;&esp;“是!”
&esp;&esp;捷隆问道:“若是没问题……”
&esp;&esp;赫连燕把披风一撩,“我说了有!”
&esp;&esp;这是要欲加之罪啊!捷隆心中一凛,可想到这等权力的肆无忌惮,浑身发热,兴奋的道:“领命!”
&esp;&esp;赫连荣说道:“金顺图什么?”
&esp;&esp;这个问题没人知道。
&esp;&esp;漆器制造复杂,耗时长,价格昂贵,故而只在上层流通。
&esp;&esp;物以稀为贵,北疆豪强们都以用漆器为荣,谁家中没几个漆器,客人上门都不好意思霞面。
&esp;&esp;随着北疆商贸的发展,有钱人越来越多,对奢侈品的需要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
&esp;&esp;漆器就是其中之一。
&esp;&esp;金顺的生意很是兴旺,每年他的车队往来干关中和北疆十余次,从长安带来漆器,从北疆带回各种特产。
&esp;&esp;“其实,在杨玄力主通商之前,老夫的生意到死不活的。
&esp;&esp;通商后,北疆豪强们也跟着大赚,于是也舍得花大价钱买老夫的漆器。
&esp;&esp;这两年老夫挣到的钱,比前半生都多。所以,说到底,老夫得感谢秦国公。”
&esp;&esp;金顺是个讲究人,那怕是喝水,水杯也不是寻常物。
&esp;&esp;甚至连水,都是从北疆名泉中汲取而来,快马送到家中。
&esp;&esp;要喝茶时,用最好的木炭煮沸。
&esp;&esp;茶叶是北方好茶,每年就出三百余斤,金顺舍得花大价钱,每年能得两斤。
&esp;&esp;微白的脸,八字眉,最上端猛地挑起,看着多了一些凶狠之意。
&esp;&esp;微胖的手上,手指甲修剪的整整齐齐的,看不到一点瑕疵。
&esp;&esp;拿着据闻是陈国宰相用过的水杯,金顺笑道:“说实话,老夫甚至想过定居桃县,落籍的路子都找好了,可谁曾想长安和宁兴竟然弄出了断掉盐路的手段。
&esp;&esp;没了盐,这人就没法活。什么威望,什么大局。看看史,每当乱世时,百姓饿极了,看着自家孩子都眼冒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