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这是……难道他想突袭长安?”一个文官摇头晃脑的说道。
&esp;&esp;豕脑子……武将们鄙夷的看了他一眼,有人说道:“长安城中有诸卫在,这一路人越来越多,如何突袭?”
&esp;&esp;“那他既然不来攻打咱们,这是去何处?”
&esp;&esp;刺史琢磨了一会儿,“快,令人去长安报信,实打实的说,不许夸大。”
&esp;&esp;第二日,斥候来报,秦国公已经快出潜州了,刺史这才松了一口气。
&esp;&esp;“使君,北地水灾,听闻很是惨烈啊!”
&esp;&esp;“哎!娘的,化州最惨。”
&esp;&esp;“听闻化州刺史廖江束手无策。”
&esp;&esp;“这数百年,北地从未听闻过水灾,他怕是也懵了。”
&esp;&esp;刺史摇头,“廖江出身高贵,祖母乃是公主。武皇后,廖家站在了陛下这边,故而飞黄腾达。他去年来了化州,也号称无为而治。不过不是无为,而是无所作为。”
&esp;&esp;“这是来镀金的?”
&esp;&esp;“对,早有传闻,说他今年年底便会回长安,进中书省。”
&esp;&esp;这必须是皇帝的心腹才有的待遇。
&esp;&esp;“不对啊!说是惨烈,可化州灾民却出来的不多。”
&esp;&esp;“是啊!也就是千余人。”
&esp;&esp;“难道是以讹传讹?”
&esp;&esp;……
&esp;&esp;潜州过去就是化州。
&esp;&esp;治所海城。
&esp;&esp;顺着海城往北走,能看到零星骑兵在警惕的游弋。
&esp;&esp;继续向北三十余里,一个被洪水摧毁的村子出现在视线内。
&esp;&esp;村子看着不小,但大多屋子都被冲垮了。
&esp;&esp;此刻,百余幸存的村民脚步蹒跚的在自家废墟上翻找。
&esp;&esp;蒋二娘家就在村东头,洪水来时,她的母亲反应很快,扛起家中仅存的半袋子麦粉,单手夹着蒋三娘,扯着嗓子喊蒋二娘赶紧跑。
&esp;&esp;娘三就这么逃到了村外的小坡上。
&esp;&esp;蒋二娘依旧记得当时的惨状。
&esp;&esp;洪水看似很慢的接近村子,但却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拦它。
&esp;&esp;她看到那些木屋或是泥屋轰然倒塌。
&esp;&esp;看到蚂蚁般的黑点在洪水中无助而绝望的浮沉,举手叫喊……声音很是细微,就像是虫子的鸣叫。
&esp;&esp;母亲马氏抱着她们姐俩,浑身颤抖,不停的念着神灵的尊号,祈求神灵护佑。
&esp;&esp;百余村民爬上了这个靠近村东头的小山坡,当第一个人说饿时,马氏让蒋二娘把一只手从袖子中脱出来,她把袖口扎住,然后倒入麦面。
&esp;&esp;蒋二娘不知这是为何,接着就见母亲豪爽的把剩下的麦面拿出来和大家共享。
&esp;&esp;这是村民们的最后一顿。
&esp;&esp;蒋二娘娘三吃的最多。
&esp;&esp;十一岁的蒋二娘和九岁的蒋三娘有些懵懂的看着那些老人缓缓倒下,然后看着他们的亲人在哭,有人嚎哭,有人哽咽……
&esp;&esp;有人开始问州里何时能来救援。
&esp;&esp;兴许半日吧!
&esp;&esp;有人自信的道。
&esp;&esp;毕竟这里距离州治海城只有三十多里,骑马快一些的话,明日就能赶到。
&esp;&esp;夜风凌冽,百余人聚在一起,都在争抢着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