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荒野中,能看到一群羊在缓缓移动。
&esp;&esp;这是北方最为丰饶的季节。
&esp;&esp;粮食满仓,牛羊成群。
&esp;&esp;牧羊人看到军队,远远的行礼,喊道:“国公威武!”
&esp;&esp;赫连荣微笑道:“民心在国公这里!”
&esp;&esp;杨玄挥挥手。
&esp;&esp;那边,牧民没想到能得到杨玄的回应,兴奋的蹦跳起来。
&esp;&esp;“此刻,我有些明白了那位海刚峰之意。”
&esp;&esp;杨玄突然想到了另一个世界的大明,想到了那位被斥之为酷吏的海瑞,海刚峰。
&esp;&esp;海瑞到地方任职时,会先清理以往的案子,但凡是地方豪强和百姓之间的案子,一律判定百姓有理。
&esp;&esp;有人说海瑞是在博取名声。
&esp;&esp;有人说海瑞是嫉恶如仇。
&esp;&esp;有人说海瑞是仇富
&esp;&esp;可地方豪强是什么?
&esp;&esp;毒瘤!
&esp;&esp;他们巧取豪夺,兼并土地,收纳人口,偷逃赋税,和官府勾结,鱼肉地方
&esp;&esp;地方豪强越多,越富有,当地百姓就越艰难。
&esp;&esp;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如何做?
&esp;&esp;打压豪强!
&esp;&esp;这是海瑞的手段。
&esp;&esp;不论对错,压下去!
&esp;&esp;把那股子‘老子就是土皇帝,的嚣张气焰,给他们打下去!
&esp;&esp;惟有如此,才能从容施政。
&esp;&esp;才能聚拢民心。
&esp;&esp;杨玄突然一怔。
&esp;&esp;“地方豪强是好是坏?”
&esp;&esp;他抛出了这个问题。
&esp;&esp;赫连荣说道:“弊大于利。”
&esp;&esp;四个字,很辟。
&esp;&esp;“那么,他们存在的理由是什么?”
&esp;&esp;杨玄喜欢和下属探讨这等社会问题,在思维的发散中,时常能跳出灵感,找到破解当下局面的法子。
&esp;&esp;赫连荣想了想,“只因他们有权有钱。”
&esp;&esp;在抑商、打压商人的社会氛围下,地方豪强多半是由官宦世家组成。
&esp;&esp;官员的家族,地方官也得给几分面子,兼并土地?没事儿,咱给个情面,下次咱有事儿要求他的时候,他难道能坐视?
&esp;&esp;关键是,这股风气形成后,官员给别人行方便,别人也会给他的家族行方便。
&esp;&esp;上下一气,把大唐变成了他们的生意场。
&esp;&esp;“权力成了交易的工具,为自己牟利的手段!”
&esp;&esp;杨玄眯着眼,赫连荣心中一凛,心想国公这是在琢磨吏治吗?
&esp;&esp;从未有人如杨玄般重视吏治,自从他上任以来,北疆被拿下的官数以百计。
&esp;&esp;罗才到任后,获得的支持也是前所未有的。他时常感慨,若是长安能这般支持吏部,大唐的吏治何至于此。
&esp;&esp;杨玄是在琢磨吏治,不过不是北疆,而是大唐的吏治。
&esp;&esp;大唐的吏治明显的糜烂了。
&esp;&esp;南方还不清楚,但北地已然成了重灾区。
&esp;&esp;每年北地产生的流民数以万计,刚开始流民满世界逃难,后来北疆伸出援手接纳流民。由此成了一个惯例,每年开春后,北地的流民就自觉去北疆。
&esp;&esp;北疆有钱,有粮。
&esp;&esp;关键是北疆为他们准备了田宅,让他们能够在远离家乡的地方,重头来过。
&esp;&esp;所以,在北疆若论忠心,那些移民第一。
&esp;&esp;傍晚,他们在野外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