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敌袭!”
&esp;&esp;尖利的喊声中,远处,凌渡的麾下正在策马加速。
&esp;&esp;只需看一眼,就知晓大营中完全没有准备。
&esp;&esp;大军从镇北城出发之前,就商议过此战的走向。
&esp;&esp;比拼实力是下下策,阿息保力排众议,决定扬长避短。
&esp;&esp;何为长?
&esp;&esp;真正的舍古人都是好猎手,利用这个长处,阿息保决定采取突袭的手段。
&esp;&esp;上一次林殊突袭敢死营成功,就是舍古人中的好猎手摸掉了敢死营岗哨的功劳。
&esp;&esp;而凌渡麾下的好猎手更多,更强大。
&esp;&esp;所以,他自信满满。
&esp;&esp;大营中的火把亮的有些混乱,这是自发的,必然不会有假。
&esp;&esp;而那五千骑此刻才将赶过来,马蹄声急促,离这里有些距离。
&esp;&esp;天赐良机!
&esp;&esp;凌渡抓住栅栏,双臂发力,怒吼一声,一排栅栏被拔起。
&esp;&esp;身后传来了马蹄声,凌飞跃起,落下时,正好坐在自己的战马背上。
&esp;&esp;他把出长刀:“舍古!”
&esp;&esp;“必胜!”
&esp;&esp;欢呼声中,舍古骑兵跟着他冲进了北疆军大营。
&esp;&esp;五千骑兵在甄斯文的带领下赶到了。
&esp;&esp;“冲过去!”
&esp;&esp;敌军看着乌压压一片不知多少,但甄斯文却毫不犹豫的带头冲了过去。
&esp;&esp;黑暗中,源源不断的敌军冲杀过来,很快就把甄斯文所部给拦截了。
&esp;&esp;更多的敌军被栅栏挡住,有人下马把绳子套在栅栏上,几匹马拉着,反方向把栅栏拔起来。
&esp;&esp;“必胜!”
&esp;&esp;欢呼声中,舍古人蜂拥而入。
&esp;&esp;“集结!”
&esp;&esp;大营的中间地带,杨玄出现了。
&esp;&esp;火把林立,有些慌乱的将士们见到杨玄浑身戎装,身后是随行的文武官员,大家虽说有些衣衫不整,但好歹神色从容,迅速就安定了下来。
&esp;&esp;中军在集结。
&esp;&esp;而在大营边缘的将士们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esp;&esp;“集结!”
&esp;&esp;大营边缘遭遇了敌军的第一波突袭。
&esp;&esp;从队正到校尉,都在自发的呼唤自己的麾下集结。
&esp;&esp;可敌军太快了,还没等他们集结完毕就冲了进来。
&esp;&esp;甄斯文率部挡住了至少万余敌军,但防御的面太窄,剩下的敌军从他们的边上涌了进来。
&esp;&esp;一队队北疆军将士自发迎战,他们组成小队,利用平时操练的配合和敌军骑兵绞杀在一起。
&esp;&esp;战马都集中管理,但骑兵们毫不犹豫的徒步跟着步卒出战。
&esp;&esp;大营最外围的数百将士,在宿营时被称为盾牌一一最精锐的在核心地带,享受最好的歇息环境。
&esp;&esp;可就在此刻,这些被同袍们戏谑称为盾牌的将士,迸发出了令人震撼的战斗力。
&esp;&esp;他们前赴后继的冲向敌军,一人倒下,第二个顶上。就算是被长枪穿透了身体,他们依旧不肯停下,寻求和敌军同归于尽的机会。
&esp;&esp;没有一人趁着混乱逃跑,或是逃避,尽数战死!
&esp;&esp;数百人阻拦了敌军片刻,随即被马蹄淹没,踩为肉泥。
&esp;&esp;但正是这片刻,让后续的北疆军集结成功。
&esp;&esp;数千步卒列阵,弩手就位。
&esp;&esp;“放箭!”
&esp;&esp;箭雨落入敌军中,步卒们拿着长枪,把尾部插入地上,稳住身体,死死地盯着疾驰而来的敌骑。
&esp;&esp;无数巨响声中,战马倒下,长枪手们被撞飞……
&esp;&esp;侧翼,敌军赶到,一个突击,令仓促集结的步卒们死伤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