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就这么信得过鄙人,不怕,我进宫告发你么?”
赵嘉叹息一笑,
“我相信,你是一个顶尖的聪明人,而我,此生若要在秦国当一辈子质子,生有何欢,死亦何惧?”
陈平伸手握住了对方的手,
“好,一言为定!”
王上,太子,臣今日终于有机会为大秦建功立业了!
第69章回来就不认得父亲了?你怎么也在这里……
第70章
秦王一行刚抵达仇由城外,就收到快马传来的急信:
太子舍人陈平,跟着赵嘉跑了!
负责监国的右相廷尉等人已经下令追捕二人,并捉拿陈伯一家审问。
李世民惊得一下从父亲腿上蹦下来,
“陈平跑了?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史书上的陈平,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为了读书,能容忍乡邻诸人“懒惰,吃白食”的嘲讽;他为了当官,能容忍灌婴周勃“盗嫂,受金”的污蔑。(1)
这样一个擅长在夹缝中生存、朝着目标步步为营的人,得了自己的提携,必会牢牢抓住机会百般珍惜,又岂会背叛秦国跑掉?
要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平比李斯还要更精明几分。
不然,他又如何能在波云诡谲的西汉朝堂历经数番猜忌后,还能得到善终?
他见秦王面色不悦,忙开口解释,
“阿父,陈平绝不会听信赵嘉的煽动逃离咸阳,孩儿相信他这么做,一定是有什么谋算”
秦王睥了一眼孩子,神色不虞把手中的信递给他,
“谋算?你可知,赵嘉是用什么传符出城的?盖了你太子印玺的传符!你的印玺,是交给舍人陈平保管的吧?”
屡屡遭遇背叛的秦王,此生最不喜的便是背叛。
李世民飞快看完这封简短的急信,点点头,又摇头道,
“阿父,陈平虽然用孩儿的印玺放走了赵嘉,但我相信,他一定是得知了赵嘉的打算,才会将计就计送对方出城的正所谓世上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这对我大秦而言,未必是一件坏事!”
秦王怒极反笑,
“照你这么说,陈平私盗太子印玺、私放质子出逃、私自不告而别,倒是好事一桩了?”
“哎呀,孩儿只是这么猜测一下嘛”李世民见父亲大为光火,忙又转身抱着他
撒娇,
“阿父先别生气,我相信,以陈平的谨慎,就算真有什么谋算,也会设法给孩儿通风报信的,陈伯一家如今也在咸阳呢,他哪会不管不顾一走了之呢?我们先等等嘛,好不好?”
说着,孩子抓起父亲的手臂给他轻轻捶起来,还挺像模像样的。
秦王感受着小拳头如春风化雨的力度,心头的怒气总算稍稍减退了些,
“往后,你就别再满大街乱捡人了”
话音还没落下,又有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蒙毅疾步接过信使手中的竹筒,走来车窗外呈给君王,
“禀王上,是廷尉李斯送来的急信!”
李世民眼疾手快抢来拆掉封泥,满心期待地双手递给父亲,
“阿父,快打开看看吧。”
秦王取出竹筒中裹好的信,愣住了。
有两封信。
君王眸光一闪,迅速拆开用朝廷公文专用纸写的那封。
看完后,他面色总算好了几分,顺手把另一封普通白纸写的递给了孩子,
“拿去看吧。”
李世民展开信纸一看,嘿,真是陈平的字迹!
陈平在得知赵嘉想回国称王、又有大批赵国宗室大臣暗中拥护后,立刻决定将计就计混入其中,在取得对方的信任后,再设法与秦国里应外合把他们一网打尽。
由于事发突然,秦王和太子又不在宫中,他担心旁人走漏了风声,便在回宫取传符时,快速写了一封信命人带去交给陈伯。
他笃定,自己和赵嘉出城一事,最晚次日清晨就会被察觉,到时,廷尉李斯必会第一时间审问陈伯一家。
到时,自己写的这封信件,就会顺理成章被交到李斯手中,然后,再到达秦王和太子的手中。
李世民看完这信,嘴角都快翘起来了。
看吧,收个善于成本控制大才在手上,关键时刻就能派上用场了,有人里应外合的打法,可比直接打省钱省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