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他不认为乡下能拿得出什么好酒好菜招待他。
不过临走前,他当着里正的面,赏了崔孟瑾两夫妻五十两银子。
他没打算把想出新式沤肥法的农妇报上去,而是根据崔孟瑾两口子说的这些种地技巧、养殖方法,假装是通过走访辖内百姓总结出的心得体会,好让陛下看到他勤政爱民、不辞辛苦的一面。
他自诩还算个清正廉明的好官,可就是没人赏识他。
这次,他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得陛下青睐。
在他看来,拿五十两问一对乡下穷夫妻买下这份奏折内容,属实宽宏大量了。
换其他县官,不问百姓乱收苛捐杂税就不错了,问几个问题还赏赐?
周志海觉得自己实在是一个清廉爱民的好官。
徐茵:“……”
算了算了,跟个一心想往上爬的官员计较什么!
能借他的手完成系统任务也不错。
至于这笔过了明路的赏银,正好把家门前的野湖塘买下来。
崔孟瑾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反倒是里正啰嗦了几句:
“你家前边那个湖看着大,其实边缘浅的很,真正能养鱼的只有湖中心,花这么多银子买个没啥大用的湖,真不晓得你们两口子怎么想的,难道就图离家近?”
徐茵笑着说:“养不了鱼,可以养点别的嘛。”
“养啥?鸭子?鸭子赶去河里不是更好?河里的杂鱼杂虾还比那个湖多些。”里正咕哝。
徐茵但笑不语,她打算种莲藕,浅水莲藕就适合种在比较浅的湖里。
回头把湖塘四周的茅草清理干净,只留下艾草、芦苇、菖蒲、美人蕉这些能当观赏植物的野生花草,靠近岸边的浅水区域种莲藕、茨菇、菱角,稍深一些的区域养殖鱼虾蟹。
等家里的母鸭孵小鸭了,在湖畔建一排鸭舍,待春暖花开时,让老鸭带着嘎嘎会走的小鸭们到湖里啄食、戏水,想想就美好。
农门福女的懒馋坏大嫂(29)
崔氏听村里人说大儿媳妇因为那劳什子沤肥法,入了县令大人的法眼,还得了一笔五十两的赏赐,第一次生出后悔分家的心思。
小女儿那时候死活要把老大一家分出去,说只有把老大媳妇分出去,自家的日子才会好起来。
可现在看来,自家日子依然不温不火。
别看小女儿救了贵人,收了贵人一张百两银票,可贵人养伤期间的开销,都是从这一百两里出的。
那段期间,老崔家的伙食是跟着好了不少,可银子也哗哗流出去了呀。
早知剩下的也是打赏自家的,那会儿就省着点花了。
每每想到这里,崔氏就后悔得不行。
小女儿倒是跟着贵人去京城吃香的喝辣的去了,自己家依旧粗茶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