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徐西没意见。
他们只需要工作半天,下午得去学校上课。
中心城也是建了学校的,如果真的有接二连三的天灾,导致人们无法正常地在地面生活、工作、学习,没有学校也不行。
但地下城容量有限,不可能像地面一样设那么多学校,何况这两年师资力量折损了不少,经过讨论,上级部门决定分上下午上课,初高中生上午上课、下午勤工俭学;幼儿小学生需要足够睡眠,上午休息、兼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上课安排在下午。
并且不再设固定教室,而是采取走班制上大课的方式,每半年做一份学情测试,达到哪个标准就在哪个时间段、去哪个教室上课。
如果没有这两年的自学,徐东徐西很可能分到类似幼儿园的启蒙娃娃班,但有了这两年掌握的知识,学情测试时很轻松地考到了基础班,类似小学三四年级的水平,宁瑾考到了等同于小升初的中级班。
徐茵大致掌握了宁瑾的水平,测试时有意做错了几题,和他考到了同一个班。
就这样,他们开启了半工半读的中心城生活日常。
每天早上八点到种植区报到,认认真真干半天活,领到一份午餐券,到就近食堂用餐,吃完回到住处,小憩片刻起来去上学。
晚上的教室要给大学生、成人教育充电,小学鸡没课,也不用上班,就自由了。
但他们不爱串门,主要是隔壁住着的不是小夫妻就是好几口人的大家庭,没什么同龄人,干脆宅在家里,开开小灶做做饭、孵点豆芽添个菜。
半天的工作只提供一顿饭,晚上这顿得他们自行解决。
不过他们都是未成年,凭新办的市民卡可以去后勤部领未成年补贴。
七岁-十二岁的孩子每个月能领五斤大米、十颗芦丁鸡蛋、两颗甘蓝或两斤乌塌菜。
他们四个人,这样的能领四份。
当然也可以换成别的生活物资,总体就这点量。
好在他们中午有一顿免费的工作餐,自己也能发点豆芽、冲碗麦片,否则这点物资真不够吃。
看到芦丁鸡蛋,徐茵问后勤部的工作人员:“我们能自己在家养芦丁鸡吗?”
“可以,每个家庭单元能领两只芦丁鸡,但饲料得自己负责哦。”后勤人员笑眯眯地说道,还捏了捏徐茵嫩嫩的脸颊,“真可爱!”
“……”
得到这个讯息,四个孩子领完物资就去隔壁申领了两只芦丁鸡的鸡苗,并花了两颗土豆换了个养芦丁鸡的笼子。
家里多了两只芦丁鸡,晚上有活干了,清理鸡窝、喂饲料、逗鸡玩。
芦丁鸡喜欢吃各种小虫子和玉米粒。
徐西掏出一罐晒干的玉米,这可是她自己种、自己晒、自己搓玉米棒子获得的玉米粒,磨成细碎的颗粒状,喂芦丁鸡吃。
“小鸡啊小鸡,快快长大!下蛋给我们吃!”
徐东看着芦丁鸡,想起了被他们留在地堡看家的大鹅小鹅:“真想它们啊!”
“我也想棉花糖、小奶牛了!要是能带他们来这里就好了!”
“我们可以去看它们呀!也许小鹅们又生蛋了,我们去捡鹅蛋!”
宁瑾摇摇头:“我听后勤部的人说,中心城的出入口马上要关闭了。”
“为什么呀?”
“不能出去了吗?”
“嗯,外面的气温又上升了,积雪很快就会融化,到时候会发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