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此诗一出,百官和寒门学子激烈鼓掌叫好,士族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跟着鼓掌。
叶尘乐呵呵地看向李纲,你下属抢你风头,这你能忍?
这两句诗属于缝合,韵没那么押,但意境是对的,而且两句都是千古名句,缝合一处依旧经典。
“好,不愧是孔圣人后人。”
李世民再添一把火。
李纲这个时候应该出来跟孔颖达刚一刚,否则怎么有资格做孔颖达上司。
国子监专管教育,国子监的官员,文采学识必须顶级。
但是李纲做不出比孔颖达这首诗更好的,愤怒地看向叶尘。
孔颖达性格低调内敛,而这首诗豪放,不像是孔颖达的风格,十有八九是叶尘作的。
接下来要教这些学子为官之道,这是冲他来的,李纲也不傻。
而叶尘一看李纲还顶得住,遂开口道:“听说李祭酒最善诗赋,你孙子李义学,高居殿试第八名,深得你真传。”
“不如让你孙子和太子殿下比试比试作诗?”
李纲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但他孙子迫不及待想扬名立万,起身道:“好啊。”
叶尘提议的,太子年纪小可怪不得他,他根本不可能输给一个小屁孩。
赢了被太子记恨,不存在的,他家根本不怕这个。
李纲差点气死,这个蠢货啊。
但同时心里也存了侥幸,万一太子输了,他就可以以此为由抨击叶尘。
“好啊!”
李承乾自信昂扬地站出来。
“那便请孔司业出个题。”李世民疯狂捧孔颖达。
“嗯,中秋将至,不如便以月为题。”孔颖达道。
“好啊。”
李义学大喜,这个他擅长。
“嗯,我给大家念首词吧。”李承乾道。
“好啊,太子先请。”李义学一乐。
词起于南梁,出现长短句诗,自唐朝建立,正式定义为词,词的知名度小,作的人少,没有参照,作词比作诗更难。
太子这是想要以难度来胜他,一个八九岁的小屁孩,还能作出名篇不成?
而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承乾的声音响起。
全场皆惊,这每一句皆是绝唱呐。
整个太极宫死一般的安静,便连李世民都被雷的外焦里嫩,叶尘到底教了他好大儿些什么?
千百士子更是全都惊得石化,这是人间能有的佳作?
除了洛神赋,再没别的文章和诗词歌赋比得上这一首的。
但洛神赋可是曹植作的,曹植什么人,神仙般的人物。
“不可能,太子恐怕连酒都没喝过,怎么可能作出如此名篇?”李纲蹭一下站起来。
“孤也没说自己作的,我老师教我的,还有呢。”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