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
&esp;&esp;方腊反了。
&esp;&esp;就在田虎和王庆称王的同一天,方腊也起事了。
&esp;&esp;只不过,初时东南的官员并没有太将方腊当回事。
&esp;&esp;可没过多久,东南就整体震惊!
&esp;&esp;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
&esp;&esp;民众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方腊起事,正应了民心。
&esp;&esp;因此,方腊大军所到之处,纷纷响应。
&esp;&esp;以至于,不到十天时间,方腊就聚集了数万人马,并且开始攻城夺池。
&esp;&esp;而且,有人用《推背图》为方腊造势。
&esp;&esp;推背图上道:“十千加一点,冬尽始称尊。纵横过浙水,显迹在吴兴。”
&esp;&esp;那十千,是万字;头加一点,就是方字;
&esp;&esp;冬尽,就是腊;
&esp;&esp;正应方腊二字。
&esp;&esp;称尊者,更好解释了,就是为君;
&esp;&esp;吴,东南。
&esp;&esp;合起来就是,方腊当称霸东南,登基为帝。
&esp;&esp;《推背图》一共六十幅画像,也就代表六十个预言,本是推算唐朝国运的,可是袁天罡和李淳风却推算出了唐朝后数千年的历史。
&esp;&esp;从《推背图》诞生之日起,所预言之事,一一应验,(到了后世,六十个预言,竟然已经成功预言四十三个),未中者,可能是时候未到,并不是说不准。
&esp;&esp;被誉为,预言神书。
&esp;&esp;有这本预言神书为方腊造势。
&esp;&esp;再加上李衍掺和让方腊在起事前蓄足了势。
&esp;&esp;哪怕方腊比历史上早了那么一点点起事,其势也比历史上要大得多!
&esp;&esp;不到两个月,方腊义军接连攻陷了十几座州县,并且攻入杭州,杀死两浙路制置使陈建、廉访使赵约,知州赵霆逃走。
&esp;&esp;积怨已久的东南民众,在杭州捕捉官吏虐杀,挖掘蔡京父祖的坟墓,暴露其骸骨。
&esp;&esp;起义军获得广大民众的热烈拥护和强烈响应。
&esp;&esp;苏州石生,湖州归安县陆行儿,婺州兰溪县灵山峒朱言、吴邦,永康县方岩山陈十四,处州缙云县霍成富、陈箍桶等,纷纷领导当地农民参加起义。
&esp;&esp;台州仙居县吕师囊,越州剡县裘日新(仇道人),衢州郑魔王等也领导当地摩尼教秘密组织起兵响应。
&esp;&esp;湖、常、秀等州民众,也“结集徒众”,准备攻打州县。
&esp;&esp;各地农民望见义军的旗帜,听见鼓声,就跑来迎接。
&esp;&esp;参加义军的更是“项背相望”。
&esp;&esp;方腊自号圣公,建元“永乐”。
&esp;&esp;威震东南。
&esp;&esp;南方的气候环境更适合农业发展。
&esp;&esp;加上,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esp;&esp;再加上,宋国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
&esp;&esp;再再加上,北方人口大量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