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
&esp;&esp;“咻咻咻咻咻……”
&esp;&esp;“咻咻咻咻咻……”
&esp;&esp;“咻咻咻咻咻……”
&esp;&esp;“……”
&esp;&esp;“轰轰轰轰轰……”
&esp;&esp;“轰轰轰轰轰……”
&esp;&esp;“轰轰轰轰轰……”
&esp;&esp;“……”
&esp;&esp;巨烈的爆炸冲击,所过之处,人仰马翻,爆炸的黑色烟火越来越紧地扫荡着大地,许多爆炸开的黑色烟柱子像旋风一样从已经被炸得坑洼不平的沙土地上向空中卷去!
&esp;&esp;在这好似无边无际的黑烟的笼罩之下,到处都是乱哄哄的人马,到处都有人马被踩踏、被挤压,惊恐的联军将士和其坐下的战马不知所措地在战场上乱窜……
&esp;&esp;见联军的前军被炸乱了,韩世忠果断下令弓弩手攻击,趁机给联军造成更大的伤亡。
&esp;&esp;韩世忠的这一套组合攻击下来,联军至少有万人死伤。
&esp;&esp;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esp;&esp;最关键的是,联军的攻击阵型乱了,准确一点来说,应该是联军的前军的攻击阵型乱了,也就是“∧”的尖部乱了,这就导致联军无法继续向前攻击。
&esp;&esp;如果此时两翼的岳飞和吴玠果断派遣精锐出击,此战取得大胜的可能性虽然不大,但取得一场小胜应该是十拿九稳。
&esp;&esp;可岳飞和吴玠全都按兵没动。
&esp;&esp;一来,总指挥刘锜并没有下达让他们出击的命令。
&esp;&esp;二来,他们也不甘心只取得这点战果——正如天祚帝的最大依仗一样,在此时,也就是联军只有前军进入包围圈的时候,收紧口袋,那么全是骑兵的联军还是可以将大部队撤走,只有三万马军的梁山军因此能取得的战果一定是很有限的,远远达不到李衍想要的一战打服天祚帝、西夏、蒙古诸部的目的,进而云地西边仍会在天祚帝、西夏以及蒙古诸部的威胁之下,李衍也就不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东边的燕地逐鹿之上。
&esp;&esp;再来说联军这边。
&esp;&esp;其实,目前遭到重创的只有作为前军的西夏军,蒙古诸部和辽军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损失。
&esp;&esp;这对于西夏而言,可不是一件好事。
&esp;&esp;如果联军此时撤军,那么西夏原来在联军中的领头地位必然不保。
&esp;&esp;再者说,李良辅等人也不甘心这个战果,因为他们联军这边还有杀手锏未出。
&esp;&esp;基于以上种种,李良辅命令铁鹞子立即整军,继续攻击。
&esp;&esp;铁鹞子在没良心炮的这波攻击之下损伤其实不小。
&esp;&esp;不过——
&esp;&esp;铁鹞子人马穿得全都是冷锻甲。
&esp;&esp;这种甲又称瘊子甲,颜色青黑,光洁透亮可以照见毛发,用麝皮为带子串扎起来,柔薄而且坚韧,防御性能大大强于宋甲,也大大强力水泊梁山的铁甲。
&esp;&esp;而且,最欺负人的是,这种冷锻甲,宋国,包括水泊梁山,都仿制不了,也就是说,这种甲是西夏人独有的宝甲。
&esp;&esp;(青堂羌的人如果用了大宋产的原材料,也造不出冷锻甲。)
&esp;&esp;后来,汤隆等工曹的人通过反复研究,认为问题应该出现在原材料上,也就是,两地出产的材料不一样——两地出产的精铁,在硬度,塑性,强度上都不相同,用同样的方法加工,结果都是不一样的。用于冷煅的甲,前期叫退火调质,消除材料应力,后期冷煅不需要用火,自然锤锻,因此原材料必需具备两个条件,有很好的塑性(延展性),抗疲劳与断裂性在锤打下延展,在提高表面硬度的同时,甲片内部仍有韧性,而不会最后产生断裂。而大宋出的材料不具备冷锻的条件,用冷锻的方法根本没法加工,不是太软就是太硬,非要这样加工的结果就是甲片最终因金属疲劳而发生断裂。
&esp;&esp;在炼钢厂当过两年多生产部主管的李衍,虽然不懂冷锻工艺,但知道,冷锻技术在后世并非是一个有产地限制的技术,所以说,应该还是汤隆他们没找对方法。
&esp;&esp;不过不管怎么说,目前冷锻甲还只属于西夏,主要属于铁鹞子。
&esp;&esp;身穿冷锻甲的铁鹞子,防御力非常惊人,甚至不怕伸臂弩——十几步以外,神臂弩对它的伤害是非常有限的,只有到了十步以内才能给它们造成一定的杀伤。
&esp;&esp;当然,在此之前的数千没良心炮还是杀伤了不少铁鹞子。
&esp;&esp;但也只杀伤了不到三分之一。
&esp;&esp;加上铁鹞子的马多,又都是连在一起的,总有些是幸免的。
&esp;&esp;所以,铁鹞子到目前为止,还是只遭到了重创,没有让其彻底失去战力。
&esp;&esp;很快,近两千铁鹞子就整好军,然后又向梁山军的中军杀来。
&esp;&esp;而在铁鹞子身后的西夏军,也都在李良辅的命令之下,以一个不太规则的锥型阵继续攻击。
&esp;&esp;见铁鹞子如此难缠,韩世忠不禁眉头大皱,“这铁鹞子还真是名不虚传!”
&esp;&esp;韩世忠一边让闵成操控他那营重甲步兵慢慢后退,一边命令早就准备好的三万步军(其中两万是充当民夫的预备役)准备投掷轰天雷。
&esp;&esp;在铁鹞子到了投掷范围内,韩世忠令旗一摆,然后在一众将校的命令下,十几万棵轰天雷就在几息之内被梁山军投掷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