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SODU搜读小说>水浒逐鹿传 > 第五百二十九章 交割燕云求订阅(第1页)

第五百二十九章 交割燕云求订阅(第1页)

&esp;&esp;…

&esp;&esp;宣和四年末。

&esp;&esp;谭稹率领河东将领李嗣本和耿守忠(原辽将,曾被张宪击败过)无惊无险的接收了云地。

&esp;&esp;吴玠率领所有云地的梁山军护送最后一批愿意跟水泊梁山走的民众通过居庸关来到了燕地。

&esp;&esp;李衍并没有让吴玠在燕地逗留,而是让吴玠带着军民直接去了蓟州港,然后安排民众登船前往已经收复了的全州。

&esp;&esp;宣和五年初。

&esp;&esp;宋国派来接管燕地的主要首脑人物都到了雄州,他们分别是:王安中,詹度和种师中。

&esp;&esp;赵佶亲下诏书,任命尚书左丞王安中为少保靖难军节度使、河北燕山府路宣抚使判燕山府,任命资政殿学士詹度为燕山府安抚使,任命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种师中为副都总管。

&esp;&esp;其实,赵佶原本想让收复燕云最大的功臣蔡攸担任燕地守臣的,但蔡攸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肩负不起这幅重担,他也不想长期在外,于是便竭力推辞——他给赵佶上奏章说自己身体不好,时常呕血,无法完成这一重任。

&esp;&esp;赵佶令蔡攸推荐燕京守臣,蔡攸便举荐王安中,说王安中是河北人,了解熟悉北方之事,可让他宣抚河北燕山。

&esp;&esp;王安中是进士出身,很有文才,年轻时,“曾师从苏轼、晁说之”,他以弹劾蔡京而闻名,说蔡京“欺君僭上、蠹国害民”,与王黼、梁师成关系不错,自宣和三年,开始担任尚书左丞。

&esp;&esp;赵佶对王安中出任燕京宣抚使很重视——王安中临行前,赵佶在崇政殿召见他,并拿出深藏于内府之中的金、玉之器,以及瓶、炉、砚、几之类的宝贝,让王安中带至燕京,“铺陈于州寝,以滉大夷狄”。王安中所受礼遇之隆,一时殊绝。

&esp;&esp;王黼对王安中也寄予很大的希望,他特意为王安中设宴送行,并赠诗相祝,而且还悄悄向王安中许诺:“等你期满归来,我可帮你登上宰相之位。”

&esp;&esp;可见,王安中的位置有多重。

&esp;&esp;蔡攸虽然不愿意当燕地守臣,但他却极为愿意立收复燕云这个不世之功,因此他不停的催促李衍交割燕地。

&esp;&esp;蔡攸之所以这么着急,还有一个原因——蔡攸已经打听清楚了,不久前,李衍手下大将刘锜在汉城大败高丽和泰封联军,换而言之,汉城之危已经解除了。

&esp;&esp;因此,蔡攸害怕李衍反悔,不再将燕地给他们大宋。

&esp;&esp;李衍岂是反复无常的小人?

&esp;&esp;再者说,刘锜是打败了高丽、泰封联军解了汉城之危,但高丽名将拓俊京也不是吃素的——那一战,高丽、泰封联军败是败了,但在拓俊京的指挥下,并未真的伤筋动骨,其还拥有一战之力。

&esp;&esp;就目前的形势看来,双方到底谁胜谁负,还不好说。

&esp;&esp;所以,李衍也不废话,直接就让宋军借道,将松亭关和古北口交给宋军大将杨可世和姚平仲。

&esp;&esp;待愿意跟水泊梁山走的人全都撤到了蓟州港登上了日不落舰队,李衍将岳飞军、刘敏军、李懹军全都撤到蓟州,然后将居庸关、紫荆关、涿州、易州、顺州、檀州、景州全都交给了宋国。

&esp;&esp;数日之后,李衍在燕京皇宫之中宴请王庆和蔡攸。

&esp;&esp;次日,李衍就率领解烦军和王彦军离开燕京前往蓟州城。

&esp;&esp;两日后,呼延庆代表水泊梁山与种师中和赵良嗣办理了交割事宜。

&esp;&esp;曾有人劝李衍将燕云的防御工事破坏,将燕云的财富掠夺一空。

&esp;&esp;不过——

&esp;&esp;这个建议被李衍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esp;&esp;因为李衍坚信自己一定还会回来的!

&esp;&esp;顺便说一句,在撤走之前,水泊梁山还回收了自己发行的纸币,也就是用金银换回了自己发行的纸币。

&esp;&esp;水泊梁山此举大大保证了自己所发行的纸币的价值,进而让世人更加认同水泊梁山发行的衍币。

&esp;&esp;呼延庆等最后留守在燕京的水泊梁山人员撤离了之后,太师、领枢密院事、陕西河东河北路宣抚使童贯和少傅、镇海节度使、河北河东路宣抚副使蔡攸,率宋军主力高举旌纛,鸣鼓吹笙,浩浩荡荡,来到燕京城下。

&esp;&esp;燕京城里的民众,手捧香火,迎导宋军前行,并高声欢呼道:“契丹既灭,水泊梁山归国,王师入城,复见天日。”

&esp;&esp;燕京城里,人人相互庆贺,家家兴高采烈。

&esp;&esp;收复燕京,终于实现了宋朝皇帝的百年梦想。

&esp;&esp;不过——

&esp;&esp;童贯入城时曾发生过一件小事,似乎有不详的意味。

&esp;&esp;当时,已有一小部分宋军入驻燕京。

&esp;&esp;第二天,童贯、蔡攸等宣抚司人马,以及王安中、詹度等燕山府官员,才开始向燕京挺进。

&esp;&esp;为了安全起见,童贯令郭药师率领常胜军担任先锋,走在最前边。

&esp;&esp;城中宋军望见常胜军朝燕京而来,以为是金兵或是辽国余孽趁机来抢夺燕京——这也不怨燕京城中的宋军误会,因为常胜军仍然穿左纫军服,没换穿宋军军服,因此很像是辽军和金军。

&esp;&esp;于是,宋军“弃军即遁,营中大扰”。

&esp;&esp;郭药师赶紧派人前去说明,这才“抚之方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