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然后苏沉开始暗中推广“帮写作业”业务。
&esp;&esp;他收取“50元”的费用。
&esp;&esp;然后给写作业的人20元。
&esp;&esp;20元,让一个学生抄写完所有的作业。
&esp;&esp;假期作业这一块,也就完成了。
&esp;&esp;……
&esp;&esp;……
&esp;&esp;第二学期开学了。
&esp;&esp;放假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苏沉杂七杂八的,在减少了支出后,仅仅赚了一万五。
&esp;&esp;不过这已经足够了。
&esp;&esp;毕竟利润小。
&esp;&esp;苏沉的这点利润空间,其实和那些真正的教培行业相比要差远了,那边才是真的形成了规模效应。
&esp;&esp;而他只是在偷偷的瓜分一部分市场。
&esp;&esp;并且开拓一个下沉市场。
&esp;&esp;因为正常的培训班太贵了。
&esp;&esp;可这种在班级内部产生的,由优等生作为“老师”来带三个普通学生的模式。
&esp;&esp;在时长、教学进度、可信度、消费……等方面,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esp;&esp;唯一比较差的方面,在于这些优等生终究不是老师,有的优等生教导起来很困难,只能够起到“陪着写作业”“直接给答案”“讨论题目”这样的作用。
&esp;&esp;可这样,那些家长们也觉得很值得了。
&esp;&esp;毕竟花的钱不多。
&esp;&esp;……
&esp;&esp;……
&esp;&esp;第二个学期。
&esp;&esp;苏沉在原本的框架上持续的扩大自己的规模。
&esp;&esp;并且,此时已经开始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学生会。
&esp;&esp;虽然在拆拿的教育体系里,学生会并没有多大的权力。
&esp;&esp;基本上是校方的下属机构,也就是个打杂的。
&esp;&esp;但。
&esp;&esp;这仍然是可以镇压一般学生的权力。
&esp;&esp;尤其是,在组织工作的时候,可以和各班班级接触。
&esp;&esp;故而。
&esp;&esp;苏沉也是当仁不让的加入了其中……
&esp;&esp;果不其然。
&esp;&esp;很快,苏沉就到了发挥的时候。
&esp;&esp;初二要举办一次校园安全讲座,苏沉干脆利落的组织布置了场地,这让他直接得到了教导处主任的赏识。
&esp;&esp;“这位同学做得好呀。”教导处主任是个胖子,看上去挺和蔼的,但是凶起人的时候也很凶。
&esp;&esp;苏沉在校领导面前露脸,而这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罢了。
&esp;&esp;之后,各种活动的举办策划,苏沉在学生会里都是颇为活跃。
&esp;&esp;苏沉继而能够大量的接触到校领导,迅速累积起来了校领导的相关信息。
&esp;&esp;在对上级方面,苏沉迅速增加了解,他已经找到了几个适合当上级的家伙。
&esp;&esp;不管苏沉如何去做,他都不可能自己成为校领导,毕竟他只是个初中生,在如今的这个体系里,苏沉需要做到的是「寻找可靠的上级和寻找可靠的下级」。
&esp;&esp;上下两端,苏沉都要扩大。
&esp;&esp;上级里,不能只有一个班主任。
&esp;&esp;下级里,也不能只有一个初一年级的一班班干部和几个班的班长。
&esp;&esp;而人在学生会里的优势也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