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
&esp;&esp;窗外的鸟儿依然站在秋千架子上,沉默的看着屋内。
&esp;&esp;八月下旬的玉京已经有了明显的凉意,这两天又断断续续的下了一些雨。这只鸟不属于候鸟,是和院子里常住的那两只鸟一个品种,即使冬天也会留在玉京。
&esp;&esp;宁清没有选择那两只雀子中的一只。
&esp;&esp;因为它俩是一对儿,她觉得选择任意一只都会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她不愿意这样做。
&esp;&esp;现在外面仍在飘雨。
&esp;&esp;幸好鸟有三层羽毛,正羽、半绒羽和绒羽,最外层的正羽几乎是不透水的,即使扔进水里仍会浮起来,并且浮起来之后仍然滴水不沾。如果长期淋雨,下边的半绒羽仍能提供一定的防水性能。最后一层绒羽,就是那种细小的杂乱的羽毛了,能提供保温效果。
&esp;&esp;唯一裸露的足部则因为逆热流交换,即使站在冰天雪地里也不会冻脚。
&esp;&esp;除此之外,宁清还亲身体会到,鸟类的神经远不如人类发达,而且因为脑处理能力更低,它们对于冷热的认知也没有人类敏感细致,支持它们做出各种反应的,相较于人类,更多的是反应机制。
&esp;&esp;同时这种鸟还是少有的有巢居习惯的鸟类之一。
&esp;&esp;其它很多鸟虽然也会筑巢,但巢穴的主要用途是产卵、孵化和抚育小鸟,在无需繁衍的时候,大多数鸟仍然过着漂泊不定、四海为家的生活。
&esp;&esp;这只鸟因为是个单身汉,所以没有巢穴,也完全没有筑巢的想法,它们只会在找到伴侣后才会开始筑巢。
&esp;&esp;宁清打算控制着它去找只小母鸟,以观察它们是如何升起“我要筑巢”的想法的。
&esp;&esp;会有思考的过程吗?
&esp;&esp;还是仅仅只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驱动,只是知道要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esp;&esp;这很重要。
&esp;&esp;也很有意思。
&esp;&esp;不过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
&esp;&esp;宁清一边梳理羽毛,一边盯着屋内。
&esp;&esp;这只鸟的眼睛和人类完全不同,它眼中的画面并不像人类那样清晰且流畅,感知的色彩也不同——在绝大多数色彩流失的客厅中,那两只人类时而交换位置,动作幅度大的时候,就会变得格外清晰,动作幅度小乃至完全不动的时候身影就会变得更暗,他们在自己嘴唇和眼眶涂抹的红色格外显眼,显眼得像是在发光。
&esp;&esp;这只鸟主要吃素,爱吃果子。
&esp;&esp;宁清忍不住了。
&esp;&esp;“扑……”
&esp;&esp;小鸟张开翅膀,径直飞向窗。
&esp;&esp;但它无法分辨出玻璃,因此宁清格外小心,所幸成功穿过窗户,飞进客厅里。
&esp;&esp;刚想落地,忽然瞥见了旁边扭头看来的桃子,她又加快速度扑打翅膀飞起,转而落在了陈舒肩膀上。
&esp;&esp;这两人好像呆住了,一动不动。
&esp;&esp;小鸟冷冷的看着他们。
&esp;&esp;“桃子。”
&esp;&esp;“汪?”
&esp;&esp;“你不是……”
&esp;&esp;“咩?”
&esp;&esp;“快把这只鸟捉住!”陈舒喊道,“像你捉蚊子那样!”
&esp;&esp;“嘎……”
&esp;&esp;桃子盯着鸟,陷入了迟疑。
&esp;&esp;鸟儿则一扇翅膀,给了陈舒一巴掌。
&esp;&esp;陈舒站着不动,一声不吭。
&esp;&esp;边上的潇潇也不说话。
&esp;&esp;两人偶尔对视一眼,再飞快的瞥一眼旁边入定的宁清,然后便是一个憋笑,另一个眼珠子乱转。
&esp;&esp;两分钟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