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不过对于那些家里孩子多的,不少人家动了心思,每个儿子将来娶媳妇都要钱,全靠家里出的话,如何吃得消,还不如送他们出去自己挣钱。
&esp;&esp;思及此,这些人家干脆替自己孩子报了名。
&esp;&esp;村里人到底是以实际为主,尽管大家对于汪伟把汪小玉嫁给别人做妾这事有些看不上,但一旦真能有什么好处,大家也就自动忽略这问题。
&esp;&esp;杜家是从头到尾没有考虑过给汪家干活。
&esp;&esp;不过在刺绣课的时候,杜杏儿倒是发现袁家和邵家都对于汪伟介绍的活很感兴趣。
&esp;&esp;其实汪家干的事,杜杏儿不是没有见过类似的,虽然不知道汪家找的具体是什么活,但这种模式,就跟以前组织村里人去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一模一样。
&esp;&esp;可是受限于古代的交通条件,汪伟不可能带着人跑太远,也不知他们究竟是去什么地方。
&esp;&esp;杜杏儿给两人的建议是,观望观望,若是第一批回来的挣到了钱,再去也不迟。
&esp;&esp;“那要是没有第二批了怎么办。”邵蓉蓉道。
&esp;&esp;“没有就没有,到时候你们的绣工估计也学得差不多了,完全可以自己给自己挣钱。”杜杏儿道。
&esp;&esp;邵蓉蓉和魏桂芬对视一眼,心中有些忐忑,杜杏儿这么一说,好像家里挣钱的担子都压到她们身上了,也不知道她们能不能做得好。
&esp;&esp;杜杏儿劝说邵家和袁家不要参与的事,不知从什么地方传了出去,最终传到了汪家的耳朵里。
&esp;&esp;彼时汪伟正在家里跟人聊着这事,听到杜杏儿的说法,不屑地笑了,“一个小丫头片子,还以为自己了不起了,能带着别人赚钱。我跟你们说,赚钱这事,还是要看咱们大老爷们,那丫头就是瞎搞。”
&esp;&esp;李氏也觉得自家男人说的有道理,“是了,咱们村子就没听说谁家的绣品能卖钱的,杜家那个胖丫头就是骗人的。”
&esp;&esp;末了又再次吹嘘自家的活是多么赚钱,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
&esp;&esp;村里大多数人也都不信杜杏儿的话,全然当做是一个小丫头信口胡说。
&esp;&esp;至于信杜杏儿不跟从汪家的邵家和袁家,大家嘴上不说,可心里都抱着看笑话的期待。
&esp;&esp;一天五十文的活计不做,让自家丫头媳妇跟着学劳什子绣花,真是脑袋不好。
&esp;&esp;人家绣坊里的绣娘都是从小就学,这些个半路出家的,能学成就见鬼了。
&esp;&esp;邵蓉蓉和魏桂芬没想到村里人竟会这么评价,心里憋了一股气,她们一定要把刺绣给学好。
&esp;&esp;在流言蜚语中唯一淡定的就是杜杏儿,她的刺绣手艺可是跟大师学的,那位大师厉害之处不止在于自己绣的好,还在于她很会教,所以当初她父亲才会想办法把杜杏儿送过去。
&esp;&esp;别看邵蓉蓉和魏桂芬到现在连片叶子都不会绣,实际上只要基础打得牢,后面绣花样不过是照葫芦画瓢一样简单的事。
&esp;&esp;汪伟游说的能力还算不错,再加上有齐家背书,还是有不少人被他鼓动,跟着齐家的马车出门做工。
&esp;&esp;这批大约有二十个,每个都跟王伟签了契书,工钱白纸黑字写明的五十文。
&esp;&esp;这厢,杜杏儿的基本功一教就是半个月。
&esp;&esp;到了后期,邵蓉蓉和魏桂芬都有些急躁,照他们这个进度学下去,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绣出个花样来。
&esp;&esp;虽然杜杏儿每天都跟她们说快了,可从不教她们绣花样。
&esp;&esp;有时候她们想要多练一会儿,可一到酉时,杜杏儿就开始赶人,美其名曰光线不好伤眼睛。
&esp;&esp;她们从小就看家里人在昏暗的油灯下缝衣服,一点不觉得傍晚的光线有什么问题。
&esp;&esp;而且现下已经是春天,酉时左右的天色尚可,不存在看不清楚的因素。
&esp;&esp;邵蓉蓉跟魏桂芬商量一下,要跟杜杏儿把话讲清楚,她们不怕累,眼睛也看得清,可以多练,她们若是回家,家里还有一堆杂事需要处理,根本没时间练。
&esp;&esp;这日,杜杏儿顺利打完卡,顺手查一下自己的积分。
&esp;&esp;720分,如果要兑换减肥一斤,需要1000分才可以,还得等一阵子。
&esp;&esp;“杏儿,我们有话跟你说。”邵蓉蓉鼓足勇气道。
&esp;&esp;“嗯?”杜杏儿看着邵蓉蓉这副为难的样子,有些奇怪。
&esp;&esp;“就是…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酉时就把我们赶走,我们还想练练。”邵蓉蓉道,说完怕自己一个人没分量,又把魏桂芬往身边拽了拽。
&esp;&esp;魏桂芬配合地点点头,“是啊,杏儿,我们都愿意再练练,你也不用管我们,让我们自己在这绣就行了。”
&esp;&esp;杜杏儿这才明白过来,两人估计是一直学这些基本功,有些急了,想做些真正有用的。
&esp;&esp;“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别着急,明日就有结果了。”杜杏儿神秘兮兮地说道,“对了,蓉蓉,我还要借你们家的牛车去一趟镇上。”
&esp;&esp;“借牛车当然没问题。”邵蓉蓉道。
&esp;&esp;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