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最终拿出纸笔开始了读书学习背记生活。
&esp;&esp;……
&esp;&esp;赵家镇赵家屯。
&esp;&esp;暴雨之后,经过两日的大晴天,庄稼地长了很多杂草,村里人的活计也重了几分。
&esp;&esp;上月才收完早土豆,现在又要趁地没晒干硬急着翻好种第二茬秋土豆。
&esp;&esp;因为知青点要修房子的事情,村长赵铁牛到各家抓壮丁,帮忙搭建茅草屋的每人多记两个工分。
&esp;&esp;就算如此也没人愿意干这活。
&esp;&esp;反而骂了赵村长老奸巨猾,生产队的牲口都没这么光干活不给粮的。
&esp;&esp;引得大家私下怨声载道,民愤偷偷起。
&esp;&esp;修房子一天就多记两个工分,但每人每天最高工分限制是十分满工分。
&esp;&esp;一个壮劳力干完农活就能得满工分,下工了再去卖力气修房子超过十工分的就提前记在明天的工分额度里。
&esp;&esp;然后明天干农活就只能得8个工分。
&esp;&esp;这是哪门子的多记工分?
&esp;&esp;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可没命的薅。
&esp;&esp;天耶,地耶。
&esp;&esp;虽说大家都是乡下农民,大多没什么文化,可都不傻啊。
&esp;&esp;有的人说,干农活挣工分少的能去挣修房子的工分。
&esp;&esp;做梦,修房子只要年轻壮劳力,妇女儿童老头老太太都不要。
&esp;&esp;当然做这傻事的人还是有。
&esp;&esp;老赵家的老三赵力,天天中午不休息顶着日头苦干活。
&esp;&esp;不管村里怎么议论,还是辈分高的族人找上门,赵铁牛反正是通通当没听见。
&esp;&esp;如此过了两天,等全村人气得骂娘的时候,村长是终于开了个集体大会。
&esp;&esp;“村里这几天传的话我都听到了,也把大家的表现看在眼里。
&esp;&esp;经过这次的小考验,排除了一些假把是和面子工程的同志,也清楚了某位同志的刻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esp;&esp;听到这话,村里人茫然:……
&esp;&esp;这都哪跟哪?什么考验?
&esp;&esp;有脑子转的快的人似乎察觉话里有话。
&esp;&esp;还没来得及往深处想,接下来的话算是彻底惊翻村里人炸开了锅。
&esp;&esp;村长赵铁牛严肃道:“我们村有一个推荐当工农兵学员的的名额,为了公平公正,采用了最真实有效的一种摸底办法。
&esp;&esp;我让村里所有资格条件相符合的人员参加,挨家挨户敲门上门三催四请,机会摆在眼前,参与者屈指可数。
&esp;&esp;排除偷奸耍滑头的,掐点占公家便宜的,三天打鱼两天撂挑子的,符合这一条件的就只有一人,至于是谁大家伙有眼睛能看得见。”
&esp;&esp;“经过几日对各位同志的考验,我宣布工农兵学员名额是具有大无畏奉献精神的赵力同志。”
&esp;&esp;村里人窃窃私语,有想嗷一嗓子说不公平的,可压根张不开这嘴。
&esp;&esp;村长上门不是一次两次,基本上家里有符合条件的人家都被赵铁牛几次三番劝说过的。
&esp;&esp;大家都是当时打哈哈应下,过后根本就没去。
&esp;&esp;如今想起恨不得抽自己大耳刮子。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