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呵,正经起来他地下依旧有人。
&esp;&esp;当朝世家大族大部分都专门钻研某一部经出名,不过他们家长辈不太一样,自大家马融遍注群经之后大汉就开启了全面注经的时代,他们家长辈走的也是遍注群经的路子。
&esp;&esp;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儒家经典都能拿出来说道说道。
&esp;&esp;太傅是长辈,又有他们家叔祖的交情在,就算印书不容易也不能忘掉太傅这一份儿,这是他身为小辈的孝敬。
&esp;&esp;少年郎的漂亮话听的杨太傅心情极好,早就听荀慈明说他这位侄孙嘴甜,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esp;&esp;小皇帝眼巴巴的看着俩人相谈甚欢,相插话也插不进去,只能委委屈屈的回去坐好。
&esp;&esp;如果他从今天开始好好学习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会有神人入他的梦让他醒来就变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战神皇帝吗?
&esp;&esp;不确定,但是可以试试。
&esp;&esp;小皇帝迅速调整好心情,已经开始期待今天晚上的梦境。
&esp;&esp;荀小将军和杨太傅加深完感情转过身来继续和天子说正事儿,说是和天子汇报,实际上主要还是和杨太傅说,“陛下,太傅,仙人说大汉接下来可能多灾多难,他们不忍百姓衣食无着,特意赐下轻巧柔便的曲辕犁造福苍生。”
&esp;&esp;小皇帝和杨彪都愣了,“接下来还要多灾多难?”
&esp;&esp;天呐,他们大汉现在还不算多灾多难吗?再多灾多难得难成什么样儿啊?
&esp;&esp;荀晔顿了一下,提醒道,“陛下,仙人还赐下了曲辕犁造福苍生。”
&esp;&esp;多灾多难不是重点,重点是后面的造福苍生。
&esp;&esp;小皇帝吸吸鼻子,他觉得重点就是前面的多灾多难,后面的造福苍生只是找补。
&esp;&esp;神仙要是真的想造福苍生,何必还要让凡间多灾多难,这不是欺负他们凡人没法上天抗议吗?
&esp;&esp;“小将军,那曲辕犁可曾带来?”
&esp;&esp;荀晔点头,“带来了,就在殿外放着,陛下可要看看?”
&esp;&esp;洛阳北宫不只有朝宫寝宫,东边是东掖庭、永巷署、钩盾署、尚书台等官署,西北还有朔平署,北边和东北边则是园林织室以及少量耕地。
&esp;&esp;陛下和太傅要是想看,他现在就能带上新犁下地开耕。
&esp;&esp;赤诚少年郎
&esp;&esp;
&esp;&esp;荀小将军种田是专业的,说做示范就做示范。
&esp;&esp;小皇帝和杨太傅带上宫人去禁苑的农田,禁苑好长时间无人打理已经荒废的差不多了,这会儿天寒地冻万物不生,夏天的时候到处都是杂草跟荒山野林完全没区别。
&esp;&esp;现如今,荒芜的农田里,意气风发的少年将军拍着他带来的仙人恩赐犁给周围人演示。
&esp;&esp;怎么说呢,略显违和。
&esp;&esp;他们小将军应该挽弓执槊纵横沙场,或者指点江山傲视朝堂,不管怎样都不是拉着犁和人讲这犁如何灵活如何轻便如何均衡稳定还好看。
&esp;&esp;荀小将军可不管什么违和不违和,他带来的东西就得他来做示范,除了他没人能思路清晰脉络分明的讲出曲辕犁的所有优点。
&esp;&esp;这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是神物胜似神物,务必让太傅知道这东西到底能多有用。
&esp;&esp;至于旁边的天子……
&esp;&esp;虽然天子什么都不懂,但也凑活着听听。
&esp;&esp;技多不压身,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esp;&esp;宫里没有犁,荀晔为了能更好的演示新犁的优点还特意带了民间常用的长直辕犁,对比着更能显示出新犁的优势,“陛下,太傅,这是目前民间耕种时用的犁。这犁在平坦的农田中耕作尚可,在山地丘陵处使用回转困难且费力,所以南方很多地方有耕犁也没法用,当地百姓甚至还在用锄头来耕地。”
&esp;&esp;点评完长直辕犁的缺点,然后就是他们闪亮登场的曲辕犁,“您再看这张曲辕犁,犁辕由长直改为短曲,犁身可以摆动,轻巧灵便利于回旋,不光能节省人力畜力,在南方那些高低起伏的小块水田中也能用。”
&esp;&esp;荀小将军推着新犁绕一圈,然后招呼旁边的宫人上手亲身体验两种犁的不同。
&esp;&esp;可惜陛下年纪太小太傅年龄又大了,不然让他们亲自上手才最能感受出区别。
&esp;&esp;小皇帝不觉得他亲自上手哪里不妥,看着宫人低声讨论两种犁的手感跃跃欲试,“朕也可以扶犁耕地。”
&esp;&esp;耕种乃天下之大命,立春时天子要在籍田礼上带领群臣犁土耕田,皇后也要带头采桑养蚕,不然宫里也不会有农田和织室。
&esp;&esp;今年春天朝中正乱,立春的时候也没有举行籍田礼,不知道过完年开春会不会举行。
&esp;&esp;他长那么大还没碰过耕犁,太傅也不像能耕地的样子,万一举行籍田礼也不会有人特意过来教他,拿到犁也只能干愣着。chapter1();